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领先四十年 > 第十六章 半年

第十六章 半年(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旅长,这是您要的各个团随机抽取的急行军连队番号。”警卫员冉鹏翔从挎包里抽出一张还带有油墨气息的纸张递给他。

“大林,你们团的连队,不是尖刀连吧?”刘太蒙很快看完了。

“不是,这次是四连,这个连队在整个团中等偏下吧。上次的全团大比武,他们的成绩是整个团第八名。”景大林也把脸侧过来看了一眼名单。

北方,在东北一带,一年一季。每年农历二月底三月初,冰雪融化,大地解冻。这时候,农村就开始播种。夏天到了,除草施肥。秋天到了,是收获的季节。冬天,是休息的日子,这里称为猫冬。每年劳作的时间和休息的时间,一半一半。冬天有多长,他们就休息多久。

往南走,华北平原到秦岭淮河一线,这里大致是一年一季半。冬天下雪以前,已经播种了。我们学过的谚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就是这里的写照。要是在东北一带,那就麻烦了。假如在下雪前播种,种子在冬天全都被冻得失去了生机。这里的收获,在夏末秋初,那时候还可以种点蔬菜之类。

过了秦淮线,一直到南岭以北,这一大片地区,每一年都是一年两熟到两季半。播种的时候,就在秋末冬初。每到春暖花开,一般在季春,就开始收获小麦、土豆、油菜这些作物。这季庄稼收完,接着就是红薯和插秧。仲秋之际,又开始收获了。这时,农田里也不能荒着啊,地里就是种植蔬菜的季节。

南岭以南,包括我国的台岛和琼州岛,大部分地区都是一年三熟。

这里的农村,起早贪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一天可以歇下来。哪怕下雨,也不得闲。

指导员忍俊不禁:“好哇,一排二班不愧是我们连队的尖刀班,现在你们去把俘虏领过来瞅瞅。”

巫山正准备回去,两个人一瘸一拐地已经过来了,不是缺席的两人是谁?他们怏怏喊着报告入队,排长凌厉地扫了巫山一眼。巫山脸上火辣辣的,这也不怪我们对吧,刚抓到俘虏就紧急集合好不好?不过,他可不敢当面反嘴。

“同志们,”部队的训练都是王学贵在抓,他开始讲话:“我命令,我侦察连一排,马上急行军160里,到张家公社的杨柳树大队方家垭口集合。现在,班长们对表,都把时间拨到2:31分。10个小时候后,就是12:31分,准时在那里集合。以班为单位,跑步前进。”

“是!”

三十多个人的回答,直冲云霄。夜宿兵营周围的鸟儿,都被惊得飞起来,四处扑腾。

今天早上,方家垭口周围的农户一起来,发现那些乱石坡上,多了几座草绿色的军营。

本来驻军离这里不远,老百姓只是看看热闹议论一会儿,又开始了今天的劳动。

一个个帐篷都有人出来了。很明显,这里都是些军官在这里驻扎,类似于司令部的性质。不是有通信兵进进出出,电话线早就架了起来。

“旅长早!”已经成为一团团长的景大林刚从帐篷里出来,就看到了山地旅的旅长刘太蒙。

“大林,早!”刘太蒙正盯着在四周的山峦若有所思,听到他的声音回过神来。

方家垭口,巫山他们曾经去过。不过,那是经过两天的行军。

天色蒙蒙亮了。

周围的老百姓从梦中醒来。

这里的农村,一年三熟。

在中国,越是往南的农村,农民就越辛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