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扶摇上青云(科举) > 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105节

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105节(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既然都搬上来了,我现在就看,不枉你们辛苦一遭。”

沈长林的内心,其实非常的激动,只是面上装得十分淡定罢了。

这半年间,他往华京寄出了十几封书信,收到家书还是第一遭,无奈,华京城和海青县实在相隔甚远。

有点岭外音书绝的意思了。

沈长林看着已经长毛的腊品和显然厚了不适合在海青县穿的衣裳鞋袜,内心五味杂陈,不知不觉,眼底就笼上了一层薄雾,泪水眼看就要盈睫,他死死的咬着下唇,为了不在下属面前失态,拼命的调整好心情。

在海青县的这半年中,沈长林做的最多的,就是收税。

现已陆续将一万两以下的欠税收全,一共收了二十万两左右,其中九成九不是现金,而是实物,实物折买成现银,损耗去了两万两,剩下十八万。

他现在养了五百左右的衙役,除朝廷规定的月银外,他每个月要额外支出三千两养人,半年下来又去二万,如今库中存银大约是十六万。

海青县如今百废待兴,路桥水坝等基础设施已破烂不堪,亟待整修,并且,这儿没有县学,沈长林准备新建一所。

以上种种,皆需要大笔的银子,区区十六万两,显然是杯水车薪。

说实话,沈长林拿不准。

去年来海青县的时候,虽然已是十月,但海青县四季温暖,即便是冬日,也阳光充足温度宜人,于是他拿出一小部分陆清栩给的药种,差人种了一亩地,收成很好。

这还是冬日播种的结果。

于是等到隔年开春,沈长林寻了几十亩地,雇佣农人,全部种上了药种,如果真的收成好,他准备写信进京,和陆清栩商议在海青县开办药厂之事。

海青县的水土即便利于药材生长,但要是千里迢迢的送到北方去,路费加成,真到零售的环节时,价格不会比现在市面的药材低。

沈长林准备请杨指挥帮忙,好好训练新招的衙役们,等时机成熟,就向那些个欠税银几万几十万的商户开刀,到时候修桥铺路新建县学的钱便有着落了。

对待手下人,沈长林一向厚道,当初招募衙役时,说好月例五两起步,就真的月月初一发五两银子,从不拖欠一日。

且衙门食堂的伙食特别好,每餐杂粮馒头管够,早上还有一个白面馒头吃,中午那顿必有肉,每个人都能吃到好几块,肥瘦相间,香气扑鼻。

再有,衙役们的住处,沈长林也上了心,着人将屋顶漏处全部补修好,墙壁粉刷一新,窗户纸都粘上了新的。

沈长林对手下人的用心,下面的人自然也看在眼中,这五百衙役,对他可谓忠心耿耿。

直接制做成药,是最划算的买卖。

“沈县令,您的家书到了。”

两个衙头抬着一个竹筐,一个箱笼,兴冲冲的向牛背上的沈长林跑来。

这片种药材的土地在郊区,还要爬山,沈长林见此哭笑不得:“放在衙门我的住处便是,何必抬到山上来,多费力气。”

两个衙头笑呵呵的抹着额上的汗珠,淳朴而老实的回答道:“县令大人千里迢迢来咱们这做官,一定非常思念亲人,一有县令大人的家信,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也要给大人送过来,让大人第一时间看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