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扶摇上青云(科举) > 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70节

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70节(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凭心而论,沈长林清楚他的字画值不了那么多钱。

不过是那些人变着法子给他们送钱攀交情罢了。

但为难的是,他们确实缺钱,去京师赴考路途遥远,一去又是大半年,路上及到京后安顿生活的花销自是不菲,同时还会有更多的社交,每一样都要花银子。

最终沈长林灵机一动,直接在街上支了个书画摊子,十两银子一幅字,二十两银子一幅画,来者不拒。

既利用了解元身份产生的书画溢价,也没有掉入‘受人资助,将来挟恩图报’的危险中。

“长林,无论来年我们中不中得进士,都能做官了。”

沈玉寿说着,嘴角不由自主的往上翘起,感觉如今这一切仿佛像是在梦中。

他一惯沉稳,此刻少有的露出少年人的天真:“要是做官了,我一定做个为民做主的好官。”

沈长林闭上眼,感受夜风徐徐拂过身体:“我也是。”

闭上眼睛的这一刹,他想起了咸水村白雪皑皑的冬日,及那里愚昧、朴实、善良的乡邻;又想起跟随顾先生初次登船过沱水河时激动的心情;还有遭受陆经历刁难时,那求助无门的滋味……

巡抚大人和卫大人都是从白鹿洞书院科举入仕的,和书院的山长是好友,有他们的双重推荐,至少有九成的把握可以入读。

四大书院的录取生源的方式,是察举制和科举制的结合体。

有推荐信的士子,可随时登门,自有先生单独考核,过者即可入读,而没有推荐信的普通士子,则参加每年秋举行的统一招生考核,过了的也可入读。

但四大书院的考核没有设置范围,不仅考四书五经,也考六艺七谋八略。

对于出身底层的士子来说,要通过考核进入四大书院,难度是非常高的,毕竟四书五经用功苦读便可参透,而六艺七谋八略,普通人显然没条件精学。

一件件往事,一位位故人在脑中闪现,最后想到的是远在景安的家人。

一切,都越来越好了……

如今已是九月,春闱在明年三月举行,从平昌到京师,至少要走一个月,到了后还要安身落脚,读书备考,显然是没时间回景安了。

于是隔日,沈长林沈玉寿又写了一封家书,告知钱氏罗氏及沈如康他们这件事,并夹带了二百两银票一张,让家人安心过日子,也表示自己不缺钱。

秋闱放榜后,不少人登门求解元和亚魁的书画墨宝,这自然是有酬金的,并且开价很高,一副字画他们愿给百两,甚至数百两。

因此,在四大书院里,到底是世家子多,寒门子弟甚少。

一朝得意如醉春风,将来白衣卿相,自有大好前程。

宴席散去,沈长林沈玉寿站在院里的树下吹风醒酒。

弯钩似的月亮高悬于空中,风吹起二人的衣袍,翩翩飞舞。

沈玉寿靠着树干,抱着双臂,目光柔和的望着月亮,一缕碎发在额前凤舞,沈长林打量着小兄长,脑海中浮现一词,君子如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