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扶摇上青云(科举) > 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5节

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5节(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私塾就休学了,紧张刺激而又重要的秋收拉开帷幕。

第7章 收粮食

◎时间耽搁不起◎

钱氏家里种了水稻、红薯、花生、黄麻,哪样都耽搁不起,偏这家里又没一个能干重活的。钱氏只好带着儿子媳妇每日卯时起,吃了早饭就下地,这时候天阳还没出来,田间还算清爽。

沈玉堂低头立在一边,心情很忐忑,李童生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大意是沈玉堂开蒙两年,如今学有小成,在大岩村私塾读下去已经学不到新知识了,劝长辈们早做决断,将来要走科举路就到县里柳秀才的书馆读书,若不科举,就让孩子该干农活干农活,该学徒学徒,免得浪费银钱和光阴。

“先生说的是,先生慢走。”周氏听得挺高兴,李先生夸她的宝贝孙子书念的好呢,还亲自到家里来,可见对玉堂的重视。

只有沈玉堂清楚,两年时间他学的远不够多,老师是想赶他走:“老师!”沈玉堂追了出去。

李童生停下脚步,威严的看着他,看得沈玉堂内心发毛,良久李童生语重心长道:“我平生最恨的就是偷鸡摸狗之辈,玉堂,你糊涂啊,这件事为师替你瞒下,但是我不能再教你,好自为之吧,要走正道。”

说完李童生走了,留下沈玉堂在原地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老师知道他偷砚墨了?一定知道了。

沈长林一进门,就收到了老师给的新文房四宝,看上去比之前那套质量更好。

“长林,接下来我说的话,是你我之间的秘密,不要告诉别人。”李童生道。

看着手里的东西,沈长林预感到了什么,他恭敬的点头:“学生明白,老师请说。”

五岁的孩子能有这番气度,李童生越看越满意,想到沈玉堂时就更心痛了。

盗窃是重罪,沈玉堂偷砚墨虽不至犯罪,但传扬出去也足够让他抬不起头来,李童生起了恻隐之心,想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于是给了沈长林一套新文具,然后告诉他这是偷墨之人赔的:“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人都会做错,长林,这件事告一段落,往后不要再提起了,也不要和别人说,明白吗?”

*

私塾还有几天停课,因为秋收要来了,沈玉堂跟着大家上了最后几日课。

同窗们还不知道沈玉堂要走,李童生将这事瞒得很严实,沈长林则压根没将这件事放在心里,他和沈玉寿分工协作,打算在停课前抄好整套《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音律启蒙》,以及十五首唐诗。

秋收假整整一个月,兄弟俩准备背完四本书,十五首诗。

沈玉堂看着沈长林的背影就生气,这时候他充分理解了奶奶的话,钱氏一家真的是霉运缠身,和她家的人沾上,自己也要倒霉,真该死,都怪沈长林。

自始至终,李童生也没说偷墨人的名字,可见他对沈玉堂的爱惜。

沈长林做过半年实习警察,他同意李童生的说法,行差踏错不可怕,但重要的是要改:“老师放心,学生明白。”

“唉。”李童生叹了口气,当日下午就去沈玉堂家里拜访,周氏的腰已经养好了,正在院里喂鸡,见孙子的老师来了,急忙将人往屋里迎,又要杀鸡又要沽酒请先生吃饭。

李童生摆摆手,说他只讲几句就走。

“李先生请说。”周氏搬来凳子,让李童生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