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扶摇上青云(科举) > 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3节

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3节(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那家人自然指的钱氏一家,村里十个有八个都说钱氏一家倒霉不走运,但是也没周氏念叨的这么邪乎,去一趟就摔跤,实在是她心里郁闷,得骂人出气。

家里闹哄哄的,沈玉堂有些静不下心背书,突然又想起今日王氏说的话,只要沈长林天天去蹭课,老师迟早会去考他。

沈玉堂突然心生一计,他倒了碗水进周氏的屋子:“奶奶,渴不渴,喝口水吧。”

“哎呦,好好好,玉堂你真孝顺。”周氏感动极了:“今日老师教了什么?”

周氏和钱氏一样,虽然没文化,却格外喜欢听私塾里的事。

*

沈玉堂回到家,没吃上惦念的午饭,只有冷锅冷灶。

周氏前些日子摔伤了腰,还躺在床上休养,这一休息,家里三个儿媳就闹翻了天。

沈老大是长子,从小最得爹娘重视,为了娶回一个好长媳,周氏和孩他爹可是操碎了心,花了大价钱娶了板正条顺的曾氏过门,小俩口三年抱俩,生了一子一女,前两年又生了个小儿子,日子算是顺风顺水,但不知道为什么,老大两口子和自己最不贴心,周氏知道老大已经有了分家的意思。

至于沈老二,当年娶了长媳后家里没钱,给他凑合娶了个,二儿媳模样磕碜,但婚后夫妻俩倒和谐,是感情最好的,如今一子三女,儿子是生的少,但唯一的儿子沈玉堂聪明啊,极其有前途,但不知道为啥,老二两口子特别抠门,藏私房钱干私活,特别的自私自利。

开饭前沈长林缓慢的,一字一顿道:“吃了,馒头。”

经过十来日刻苦锻炼,他已经可以说话了,只是说得很吃力,很艰难。

王氏给他们的馒头虽然在路上吃掉了,但还是要和钱氏说一声的好。

“玉寿,怎么回事?”沈长林说话太吃力,钱氏等不及,便问宝贝孙儿。

沈玉寿将馒头的事清楚说来,解释给家人听。

沈老三夫妻俩本是最得周氏欢心的,三儿媳一气生了四个大胖小子,嘴又甜又会张罗事,可前不久老三在外和人赌钱,欠了六两银子的赌债,看着老三媳妇一副家里理当帮他们还赌债的样子,周氏瞬间寒了心,原来以前的听话都是装的。

因此周氏一受伤,家里三个媳妇就猴子称霸王了,今日谁也不肯做饭,周氏躺在床上气得半死,听见沈玉堂回来了,冲外面喊:“老的大的不吃,小的也跟着饿死吗?老大老二老三,你们几个还喘气不?婆娘闹到这步田地,管是不管?老大,你是做大哥的,也做缩头乌龟?”

沈老大这才沉着脸,叫媳妇赶紧去做饭。

沈玉堂没得吃,只好喝了瓢井水,先回屋复习功课,他发誓,将来一定要有出息,摆脱这种乌糟糟的环境。

“哎,倒霉啊。”周氏还念叨不停:“那天就不该到那家人屋里去,好心当作驴肝肺,害的我隔日就滑了一跤,一定是去她家沾染上了霉气,呸,下次请我去都不登门……”

听完沈如康点头夸赞:“李先生一家人真好。”

罗氏则说:“娘,中秋时给先生送一条鱼吧。”

钱氏边喝粥边点头:“应该的。”尊师重道,她即便没念书,也明白这个道理。

但叫她惊讶的是沈长林,他不仅很快学会了说话,竟还记得将这事告诉她,馒头虽小,却关乎人情。

若村人早知这孩子不傻不哑还挺机灵,怕是好几户人家都会争着抢着要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