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策 > 第七十九章 独角戏

第七十九章 独角戏(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已经联系了军情局,很快就会给我们详细资料。”

“最好让情报参谋处理一下,然后放到战术信息共享平台上。”

袁晨皓点了点头,说道:“我已经做了安排,保证在你们上战场前让基层作战单位能够获得最准确的信息。”

凌云霄说的“战术信息共享平台”,实际上就是一个专门储存战争信息的网络终端。在信息化建设中,共和国与美国等大国都完成了“信息网络化”建设,即将各部队所需的信息放在军事网络上,作战的时候,各部队需要什么信息,都可以顺利获取。虽然这看上去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程,即为各级指挥单位提供一个网络终端接入设备,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极为麻烦,而且耗费巨大。别的不说,为共和国陆军各级战斗单位(班为最基本的战斗单位)提供网络终端接入设备就花掉了数千亿元,加上高速络的建设投入,光陆军就在信息化上花了1万多亿。

巨大的投入对应的是巨大的收效。

正是如此,裴承毅才留了一手,也就是李东石的第十战斗单位。

凌云霄不会与罗少鹏合作,却不会不给李东石面子。作为10个战斗单位指挥官中最年轻的一个,李东石在共和国陆军中可以说是前途无量。按照外界估计,这位还不到45岁的中将肯定能在50岁的时候成为陆军上将,在55岁或者60岁的时候成为陆军司令。如果袁晨皓希望在军队以外的地方有所作为,李东石就有可能在1多年后成为总参谋长。就算袁晨皓打算一辈子呆在军队里面,李东石也会大有作为。更重要的是,李东石是得到公认的,共和国陆军中的二号猛将。如果不是资历比凌云霄差得多,他肯定是头号猛将。对于一个相信实力的军人来说,凌云霄没有理由不佩服李东石。

当然,裴承毅不会不给凌云霄面子。

既然凌云霄保证第一战斗单位能够单独承担正面进攻的重任,裴承毅就不会怀疑,毕竟裴承毅也非常尊重凌云霄。正是如此,第十战斗单位没有按照计划,在战争爆发之前到达伊拉克,而是留在了瓜达尔港。虽然这也与战略投送舰队无法及时出发有关,但是裴承毅在做部署的时候,肯定会有所顾虑。从他给李东石安排的任务来看,即便第一战斗单位的正面进攻行动遇到了麻烦,第十战斗单位也不会转向伊朗战场,而会从伊拉克北部地区攻入土耳其境内,也就是从土军的右翼发动进攻,达到策应第一战斗单位,联合围剿土军、以及美军的战役目的。

因为第十战斗单位还没有出发,所以袁晨皓与凌云霄都不知道这个安排。

早在印度战争前,共和国军队就实现了信息网络化。虽然不是第一支实现信息网络化的军队(美军在2027年就实现了信息网络化),但是得益于后发优势,即采用了更先进的基础设备,共和国军队的信息网络化更为彻底。印度战争中,信息网络化的作用在实战中得到了检验。按照共和国公布的相关消息,空降153旅与空降173旅能够有出色表现,与最先实现信息网络化有很大的关系。

印度战争之后,共和国军队开始挖掘信息网络化的扩展潜力。

“战术信息共享平台”就是在这一期间建立的重要系统之一。虽然该系统的基本技术并不复杂,与民用的网络搜索引擎非常相似,但是军用设备与民用设备有很大的差别,除了安全性、通信带宽、可靠性等等方面的苛刻要求之外,需要集中储存的海量信息也是一个限制该系统在30年代投入使用的关键因素。要知道,将难以计数的军事信息集中起来,需要保存的信息以pb、甚至eb为单位计算(1pb等于1024tb,1eb等于1024pb),直到量子储存系统问世,才让储存与高速读取这么多的信息变成了可能。

作为高级指挥官,凌云霄与袁晨皓没有纠缠技术问题。

通电话的时候,两人讨论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刚刚从伊斯肯德伦出发的美军。

“前线指挥部已经收到军情局发来的第二份卫星侦察报告,两个美国陆军旅主力部队离开伊斯肯德伦,向土耳其东南地区进发的情报得到确认。”袁晨皓的神色很平静,语气却很严峻。“根据军情局之前提供的情报,这两个旅分别是第1装甲师的一个装甲旅与第3步兵师的一个机械化步兵旅,而这两支部队正是美国陆军首批进行改编的部队。虽然美军的改编工作没有我们这么彻底,编制上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但是这两个旅的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装备方面,两个旅都拥有美国陆军最先进的主战装备,除了炮兵的主战装备比我们差了一点、而且规模小了一点之外,其他方面都不比第一战斗单位差,装甲部队的规模甚至在第一战斗单位之上。”

“打仗拼的不是兵力,如果装备多就能取胜的话,我们连土军都打不过。”

袁晨皓笑了笑,说道:“毋庸置疑,美军不是土军。虽然我们在半岛战争中击败过同样由杜奇威指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但是美军卧薪尝胆近二十年,为的就是一雪前耻,我们绝对不能大意轻敌。”

“这个我知道,能上战场的都不是弱旅。”凌云霄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有没有美军装备的具体情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