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 卫子夫:香汗淋漓始,鲜血淋漓终

卫子夫:香汗淋漓始,鲜血淋漓终(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江充这个小人很快就得到了汉武帝的宠信,做官做到直指绣衣使者,专门负责抓捕长安附近的盗贼。当时长安贵族多奢靡,江充进行了严格惩治。刘彻以为江充是忠臣。江充更是有恃无恐,连公主都不放在眼里。

有一次,一位公主带着仆从奔跑在皇帝专用的御道上,江充派人把队伍截住。公主说:“皇太后曾下令特许我用御道。”江充狡辩地说:“既然允许公主使用,其他人不准使用。”于是把仆从和车马全部没收,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刘彻。刘彻不但不恼怒,反而赞赏江充的做法,更加信任江充了。因此,江充的名声“威震京师”。

这几个小事,太子安全地化解过去了。但危机却并未解除。接下来的两次巫蛊事件,使得卫家势力急剧滑坡,最后导致全族灭亡的惨剧。

当皇帝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禁忌。汉武帝刘彻在位的时候,最敏感、最忌讳的就是鬼神,他相信鬼神又害怕鬼神。

事情发生在汉武帝征和元年。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和她的宰相丈夫公孙贺——他们的宝贝儿子公孙敬声犯了一个大错误。公孙敬声当时官任太仆,相当于现在的交通部长,是一个恶少,依仗自己的老爹是宰相、姨妈是皇后,作恶多端,而且胆大包天,竟然私吞公款1900万钱。卫家就算势力再大,也藏不住这么大的一个漏子,于是酷吏群揭发了公孙敬声,公孙敬声被捕狱中,论罪处斩。

公孙贺骁勇善战,英雄一世,面对此事却为自己想出了一个馊主意——他想替儿子戴罪立功。当时正巧,有一位阳陵侠客朱安世犯案而未被官府抓获,于是公孙贺请求刘彻,愿缉捕朱安世为子赎罪。汉武帝看在他一生为朝廷效力的份上,答应了。

宰相的势力是强大的,公孙贺果然把朱安世抓住了。朱安世被抓后,得知公孙贺为了替儿子赎罪而逮捕自己,愤怒地叫道:“这老不死的想害我,恐怕自己也要灭门了!”于是在狱中上书,告发公孙敬声如何与阳石公主私通,如何用巫术诅咒刘彻赶快死掉,又如何在刘彻常走的御道旁边埋下用来诅咒的木偶。

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卫子夫的聪慧也抵抗不住她的年老色衰;虽然人到中年的她依然风韵犹存,但与年轻时候的美貌相比自然差了一大截。而皇帝本来就不是一个痴情的人,喜新厌旧是他们的心理,刘彻更是如此。于是他不再光顾卫子夫的寝宫,而整天扎进以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赵婕妤(钩弋夫人)为首的美女堆中,一年下来难得见上卫子夫一面。卫子夫没有像前皇后陈阿娇那样打翻醋坛子,但毫无疑问,卫子夫年老失宠是卫家势力的一个危机。

而此时的太子刘据身上,也面临着一个危机。刘据是刘彻的长子,初为人父的刘彻开始是喜欢刘据的,可是后来慢慢发现刘据一点也不像自己:

刘据遗传了他母亲卫子夫敦厚、善良的性格,但不够果断、英豪、睿智;而刘彻却聪明能干,文治武功,很具有男子气。于是,刘彻就渐渐怠慢了刘据,后来专宠赵钩弋所生的刘弗陵。

刘据和父亲在政治观念上也大不相同,刘据喜欢和平,而刘彻在位期间却四处征伐,于是刘据经常劝谏父皇。汉武大帝在心里面看不起他,表面上却微笑着说:“我这么辛苦,是为了你以后轻松一点。”

刘彻是个残忍的家伙,喜欢酷吏,太子刘据却讨厌任何严刑拷打。对关押在牢里的囚犯释放的释放,减刑的减刑,学着自己的老祖宗汉文帝那样取消肉刑,一旦发现囚犯是冤枉的立即平反。刘据这些措施深得民心,却得罪了一大群酷吏。这些酷吏之所以被皇上重用,正是因为他们擅长杀戮和逮捕,精通严刑拷打。太子这下断了他们的铁饭碗,这些酷吏自然对刘据恨入骨髓。酷吏群是一个庞大的势力,他们开始为了自身的利益勾结起来,处处设计陷害太子刘据。

晚年的刘彻已经高龄老朽,不太使用脑子想事情了。他一听到这样的话,就像疯子一样立刻失去理智,根本没有做任何调查,就凭朱世安的一面之词,下令逮捕公孙贺父子。又把这个案件交给酷吏杜周处理。杜周见表现自己的机会来了,非常卖命,硬是用铁棍逼他们招了供。结果,公孙父子囚死监狱,公孙家族男女老少全部砍头。受此牵连的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双双自杀;卫青的儿子卫伉也被斩首。卫家亲属几乎牵连进去一半。

阳石公主、诸邑公主都是卫子夫的女儿;长平侯卫伉是卫青的长子,也是卫子夫的亲侄子;公孙贺家族与卫子夫是至亲关系。这些人死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的地位更是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

接下来还有一次巫蛊事件,终于彻底断送了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导演这件事的,是一个小人、刽子手江充。

江充是赵国邯郸人。他有个妹妹擅长歌舞,嫁给赵国太子丹。江充本人也受到赵王彭祖的宠幸,成为赵王门客。后来江充得罪了赵太子,赵王派人杀了他全家,只有他一人逃到长安,趁机向刘彻打小报告,说赵太子丹荒淫无耻,不但跟姐姐通奸,还跟他父亲的小老婆暗中乱搞。刘彻大怒,废掉了赵太子丹。

江充揭发有功,刘彻召见江充。江充长得很魁梧,穿着新奇的服装。刘彻见了很惊奇,愚蠢思想又来了,以为他是世外高人,竟对左右的侍从说:“赵国果然有很多高人啊!”

卫子夫似乎觉察到了这一点,多次劝说儿子,一旦遇到大事大狱,应该留给父皇裁决,不宜自作主张。而刘据却认为自己是太子,他们不敢对自己怎样,继续我行我素。

偏偏在这时候,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大将军在战场一命呜呼。这对卫家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与父皇不和,母后又失宠,大权在握的老舅又归西,那些酷吏便更加嚣张了,刘据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有一次,刘据拜见母后卫子夫,拉了些家常,多待了些时间,一个叫苏文的酷吏见缝插针地向刘彻打小报告:“太子与宫女乱搞起来啦!”刘彻一听,并不生气,反而给太子东宫增加了200多个美女。

又有一次,刘彻生了一点小病,一个叫常融的宦官却向刘彻打小报告说:“太子听说你病了,脸上一团高兴。”他言下之意就是说,你的儿子巴不得你早死呢,你死了他好做皇帝!刘彻听了老大不高兴。等过了一会,刘据来了,刘彻一看不是那么回事,刘据的脸上明明有哭过的痕迹,谁说他脸上一团高兴了?于是就派人把常融杀了。

汉武帝为了不让卫后和太子担心,就叫人去传话,说:“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凌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岂有之邪?可以意晓之。”卫后知道后,感激得热泪盈眶,马上脱掉头上的簪饰,去向武帝请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