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犁汉 > 第二百七十一章:犒赏

第二百七十一章:犒赏(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张冲后面还要继续征战,如果学那赵二的做派,那真的是失人心啊。所以,张冲不仅打算宴后就发,还要将金牌垒好成堆,他一个个亲自发。非要把这赏赐的激励效果最大化。

就这样,各帐主薄书吏急忙统计功勋;厨子伙兵们忙碌收拾食材;吏士们提水洗漱,换上了干净的军衣;军吏们默默期待着此战的犒赏。

所有人都在期待这晚上这场大宴会。

但没薪饷就不是说张冲不用发钱的。如汉军一样,泰山军大胜后都会发一批奖赏,或酒或肉,或衣或粟,总之要让有功者有赏,做到激励的作用。

这其实也是心里要素。就是平日的衣食供给是必须的,只发这些能保证泰山军吏士们不散。但如果大战后,什么都没有发,那在心态上就会出现一个这样的问题:

既然我卖命卖血和往日的待遇是一样的,那我为何要拼命?你让我上战场,我拒绝不了,但我混不行吗?打烂战不行吗?这你上面能管到我?

所以,战后的赏赐就成了让大伙满意的手段。尤其是这一次这么大的苦战,军中堕气与避战的心思越发弥漫,就更需要赏赐了。

而这些,张冲都想好了,这次他要给有功者发金。对,就是金子,而且还要被他熔炼成金牌发下去。

泰山军回营了,留下了满地的尸体,这些已经不归他们管了。后面从河济地区和新战的管、索、新郑等地区会来一批民夫,这些尸体将由他们来掩埋。

……

为了举办这次大宴,泰山军准备了很多。不仅有猪、羊、马这些平日难吃到的,就连酒水都每人有一碗。当然这些物资都是来自于汉军营垒的缴获。

也正是丁盛带来的缴获单才给了张冲有底气举办如此大规模的篝火会。此战为泰山军打的最惨烈一战,要想抚平将士们的躁气,非的来一场有酒有肉的大宴不可。

庖厨们忙碌着收拾那些猪羊马,那些来自黄琬的厨子帮了大忙,有他们的帮助,这场大宴开始有条不紊的准备起来了。

丁盛部从汉军营垒运来了一批金子,大概有数千斤。熔炼的款式张冲也想好了,就让匠人做个泥模子,内写七个字:

“张冲赐金于荥阳”

这些金牌是张冲对有功吏士颁发的荣誉,是让他们将之传承给子弟,让他们世世代代的后人都能记住并缅怀他们祖先的功勋。

这就是张冲的办法,不仅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也要一步到位。

金牌那边已经浇出大半了,等宴后就能发。之所以如此之急,就是张冲吸取了后世宋太宗的教训。他在北伐时,一再将原定攻下太原的赏赐推后,非说要收复燕云再一并发,最后北伐失败,赏赐都没了。很难说,北伐失败和赏赐不及时有没有关系,但将士们不爽是肯定的。

将士们想的自然是酒肉,但泰山军的吏士们却眼巴巴想着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此战的功勋定级。

渠帅对军功定的很严,但只要有功,渠帅又特别大方,从不会让吏士们失望或者受到委屈。比如,那于禁不过是山寮出身,还是战败投降,但历次大功,到现在已经做到了中护军左部校尉的职务。还有像左部校尉的曲将郭默,也是靠一刀一枪拿级功做到这个位置的。

总之,泰山军虽然平定军功非常严格,但晋升通道非常通畅。光让有功者有位就不知道比汉军强到了哪里。

除了功勋定级,吏士们还关心着一件事,那就是赏。犒赏,犒赏,所谓有犒有赏。今夜大宴全军是犒,那赏自然必不可少。

泰山军因为实行圣库制度,所以平日是没有薪饷的。不是张冲吝啬,而是对面汉军也没有薪饷,都是发粟发衣。但这些东西,泰山军实行的圣库制度早就包含在内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