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清穿之咸鱼三阿哥 > 清穿之咸鱼三阿哥 第42节

清穿之咸鱼三阿哥 第42节(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在此地得礼遇,一方面是因为他皇阿哥的身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背后站着太子,是太子的人,儒家看重正统,虽然也高看了一眼跟着太子的他。

但无论如何高看,也改不了他只是一个光头阿哥的事实,作为铁帽子亲王的三哥,在这些人眼中的份量远比他重的多。

三哥溜了,倒显出他来了,远在京城的太子听闻此事想必是高兴的,可他却是五味杂陈。

三哥不乐意听这些歌功颂德的东西,其实他也是不乐意的,比起此番曲阜之行,他倒是更想如三哥去年在山西那般,无论是运送发放救灾粮,还是惩治贪官,都比如今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有意思,更不要说三哥在山西还摆了朝臣和皇阿玛一道。

第68章 一更

如同胤祉所料想的那般,这场祭祀典礼真真只是走一场流程而已,当然,可能是因为他是个假读书人,因此祭拜之时才会只觉得各种礼仪新奇繁琐,并没有发自内心的崇敬。

面对瞧上去儒雅端正的孔家人,胤祉也只觉得心中别扭,好吧,他虽然顶着一个满人的壳子,可心还是汉人的,乃至于看问题的角度也是从汉人出发。

孔夫子是圣人不假,也当得起万世师表,但真真是没必要把孔家人捧起来,孔家北宗的历史不就是一段投降的历史。

昔年金兵南下,衍圣公孔端友南迁,成为南宗的衍圣公,孔端友的异母弟弟孔端操,却是降了金兵,这便是孔家北宗的开始。

胤祉并不是很想同意老四的方案,以老四的性子,办完了差事怕是不会在山东逗留几日,老四回京复命,他在外头继续游山玩水,皇阿玛不把他召回去才怪了呢。

但他也没理由拖着老四和他一起,自己不上进没什么,自己不上进还拖着别人,那就不叫咸鱼了,那叫臭鱼。

如果此次和他一起出京办差的是老五便好了,是老五的话,他们哥俩能在外头浪上小半年,只要皇阿玛不下旨召回,他们就能一直浪。

如今只能和老四先行一步了,到时候老四回京复命,他就写道病假的折子呈上去,反正上火也是一种病,他不写明病情,就不能算是欺君,就算皇阿玛把太医派来了,送折子的时间加上太医赶路的时间,怎么也得大半个月吧,够他们在济南府逛的了。

只是可能又要麻烦吴太医来回奔波了,等回了京城,他还真得专门去吴太医家中走一趟,方院使就算了,谁让方院使负责皇阿玛的脉案呢,他若和方院使有私底下的往来,那不是上赶着给自己找麻烦吗,所以方院使那里还是算了吧。

待到先帝在京城登基,曾经被明朝崇祯皇帝册封过的衍圣公,又直接滑跪了,撰写表文,为先帝歌功颂德,这也是孔家北宗。

此次主持祭祀大典的,自然也是孔家北宗。

胤祉无心与这些人客套,虽不至于在内心鄙夷,但的确没什么好感就是了,好在他不是一个人来的,有四弟在,也不必担心这些人无处套近乎,他还是躲了吧。

祭祀典礼完成的第二天,胤祉便返程回去接人,带着福晋等人再进山东也未去曲阜,左右差事已经办完了,公事既了,接下来是私事,他们一行人直奔济南府即可。

四阿哥这趟差事办的实在无奈,三哥都不曾和孔家人道别,也不曾知会当地官员,除了告知他一人,便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溜了,还不打算再回曲阜。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皇阿玛要使唤他,他总不能老老实实的任由使唤吧,那得忙成什么样,他不能抗旨不遵,难道还不能钻空子偷懒吗。

胤祉随老四率先出发,明明是一件不怎么急的差事,但却马不停蹄,风餐露宿,都快赶上他去年赶往河南时的辛苦程度了,可那时候是人命关天,如今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老四这般认真,虽瞧着甚是可爱,但胤祉却是万分想念老五,难怪老祖宗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时候,咸鱼就应当和咸鱼待在一起。

当然,在户部当差时,胤祉便不喜欢咸鱼扎堆了,而是更喜欢老四这样的人间珍宝。

也怪皇阿玛,人事安排的还不够妥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