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国姓窃明 > 第437章 如日中天

第437章 如日中天(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朱树人观察过,这个孙子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作为一个储君能谦虚认清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做不了什么,专业的事情要请教专业的人,这就已经是君主最需要的品质了。

因为按照华夏传统,君主要的是“君子不器”,不能狂妄觉得哪方面自己牛逼,他只要发现牛逼的人才,好好任用,人尽其才,那么自己不懂任何具体专业事务,也没关系。

到了如今大明这点国力,皇帝只要不狂,谦虚,听得进劝,这就足够了。

后来,朱和坦果然也长治久安,寿命也比他父亲长得多,只比他爷爷稍短一些。

似乎在明清之际,这种祖孙都长寿、中间夹一代相对短命的情况,会屡次发生。嘉靖和万历就是如此,都在位四十几年,中间隆庆却不长。清朝康乾也都六十年以上,中间雍正才十几年。

当时朱和坦已经十五岁,跟他父皇登基时的年纪都差不多了,后来又当了十年太子,如今父皇驾崩,他二十五岁登基。上面还有他那個七十五岁的爷爷居然还活着。

不过朱树人到了这个年纪,早就不管事了,他只负责为皇位的传承提供一定的稳定性过渡,偶尔出来还露一脸。

五年之后,随着他孙子年届而立,他自己也八十大寿,然后他就跟历史上当太上皇时期的乾隆差不多,彻底闭关了。

虽然朱树人后来的寿命超过了乾隆和萧衍,创造了华夏统治者养生派的高寿新纪录,但那都跟国家无关了。他人生的最后十几年,什么外面的繁文缛节活动统统都没参加。

……

朱树人和朱和坦,似乎是完美卡位掉了另一个时空康乾的轨迹。

朱和坦最后活到九十岁整才驾崩,寿命超过了乾隆一年。不过他倒是没有在位满六十六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因为他听取了祖父给他的一句忠告,说“自古有太多雄主,如汉武帝唐玄宗,如果在年老昏聩前早逊位几年,就不至于酿成对天下百姓的大祸”。

加上大明科学院这些年的研究很全面,对医学也有不少涉猎,虽然还没进步到近代医学的程度,但在朱树人的亲自定研究方向加持下,大明科学院的院士们还是从临床对比层面,确认了“老年痴呆症”的存在。

朱和坦当上皇帝后,改元协和,取《尚书.尧典》“百姓昭明,万邦协和”。

(其实扶桑人后来也用过这个典故,但是那样就成了昭明和协和各取一个字了,当时朱树人还在,他不喜欢,就让只取“协和”,反正大明本来就昭明,不用再特地强调了。

这也很符合大明的路线,大明是打防守反击、正当防卫惠及亚洲人民的,不会主动侵略别人。所以只协和就够了,不用“昭昭天命”去野蛮征服,那是美日蛮夷干的。)

朱和坦的基因,似乎比他父亲好一点。谁让他爹那代,他爷爷是没得优生优育呢,当时其他儿子没法过继成皇太孙。

朱和坦从小也没什么性格缺陷,是优选出来的,接受的教育也很全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