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国姓窃明 > 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我等七月二十出京时,京中尚不知长沙已经光复,更不知张献忠主力在衡州被歼灭、衡州也已光复。所以朝中言官、御史,都是盯着必须先拿下一个督抚平息罪责。

听说沉抚台光复衡州时,还擒获了不战而降的诸位罪将?这些人犯送到京城后,湖广沦陷定然另有结论,请沉抚台勿忧。您定然更是另有高升了。”

沉树人也没想到这些人这么给面子,可能是到了崇祯十五年秋,朝廷对手握重兵的督抚,都不得不客气一点了吧。

既然如此,沉树人也是伸手不打笑脸人,直接招呼身边的管家沉福,拿出几件吉王府被张献忠抢走、又被他缴获回来的字画古董,送给了那位锦衣千户和其他主要押运军官。

这些从京城出来的人,哪怕是武官,也比较识货,拿到字画也会高兴不已。知道回了京城肯定能轻易变现金银,所以千恩万谢收了。

其实历史上,方孔炤因为跟张献忠作战的不利,守土无能,连连失地,也被崇祯问罪过。后来还靠他儿子方以智想办法伸冤才只是罢官处理,没有流放和坐牢。最后崇祯十六年底各地糜烂、督抚守土出缺严重,才再次想用他。

所以问罪走个过场,并没有让沉树人太意外。湖广那么多藩王死了,暂时吃点苦头是免不了的,

谁让沉树人也没办法立刻秒掉张献忠呢,每一个沦陷的府城,总要个把月的激战后才能收回来。

而收得这么慢,以崇祯的眼里不揉沙子,肯定是要问罪督抚的。

有了心理准备之后,沉树人也立刻递了帖子,让押送的锦衣卫给个面子,让他可以和方孔炤叙叙旧。

如果是外地乡下土包子,这种兵荒马乱的年景,谁还收字画呢,收了也没渠道卖啊。

拿了沉树人好处后,他们也把方孔炤囚车开了,任由沉树人请他喝酒压惊。

方孔炤蜷缩在囚车里坐了几天,倒是没别的毛病,只是膝盖有些直不起来了,腿脚也有些麻痹。见到沉树人,也是苦笑不已:

“没想到再见贤侄,竟是如此光景。此番一去,纵然最终能脱罪,怕是也要先吃几个月苦。老夫倒不怕吃这点苦,就怕家里人担心。贤侄可给我家里送信,催他们也尽快到武昌。

如今咱家就靠智儿在武昌当知府,老小都要他庇护照顾。贤侄幕府也在武昌,这几个月帮着从旁照料一二,见外的话咱就不说了。”

方孔炤被押送的待遇也还算可以,虽然上了囚车,可衣服依然干净,也不用戴枷锁,只是端坐在囚车里。

里面还铺了破棉布的垫子,那棉布虽破,看起来却不脏,应该每隔几天还有得清洗。

看押的锦衣卫也没敢过分得罪他,似乎知道只是送进京查问,可能只是革职,也就不想结仇。

而遇到沉树人来疏通关节,那负责押送的锦衣卫千户就更谦卑了,他们也知道沉树人是刚立了大功、清扫残局的。

那千户毕恭毕敬地说:“沉抚台尽管自便,只要别迁延时日就好。卑职等也是皇命在身,不得不如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