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文明破晓 > 第928章 英国崩溃(八)

第928章 英国崩溃(八)(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些城市人口前往农村,却没有意识到农村其实也没有粮食,他们前往农村,只会破坏农村秩序,使得政府无法从农村收集到更多粮食,进而饿死更多人……”

英国上层最擅长甩锅给别人,此次也是这样。英国的灾难源自与外部的敌人以及内部那些根本不懂道理的愚民们共同导致。英国政府是无辜的,完全没有责任。

1944年8月1日,上街游行的英国民众们与军警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死伤无数。

事后的调差中有着各种描述。有说饥民抢劫店铺引发了全城大骚乱,有说是饥民挑衅军警,遭到军警反击。还有说是军警直接攻击饥民,引发了全城骚乱。

后世挖掘这次伦敦大骚乱的历史学家以及记者们记录了各种说法,这些说法都有人证。不过基于不同的立场,各种报告的侧重点颇不相同。唯1类似的记录,是这1天的英国伦敦所有商店几乎都遭到了破坏,军警们接到了上头的命令,对着所有疑似暴动与抢劫的人开火,最终造成了数千人死亡,数万人受伤的结果。

8月2日,伦敦全面军管。禁止任何人上街,导致了粮食发放的停止。8月3日,连最亲政府的后世研究报道都不得不记下这样的事实,“8月3日,大量饥饿的伦敦居民们跪在教堂或者街口,请求政府发放粮食。而民众之前的骚乱使得政府无法完全相信这些无视政府命令而出门的人群,最终,英国警察们开始驱散人群。导致了数十人当场死亡,数千人受伤……如果英国民众可以更主动的与政府沟通,这场悲剧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英国政府的无情甚至惊动了英国国王乔治6世,乔治6世最终下达了命令,允许英国民众离开伦敦,前往乡下。

至于战争的结果,丘吉尔很是无所谓。现在的英国政府甚至不用考虑死多少人,既然英国已经在战场上死亡了数百万军队,再多死几百万人又能如何呢?

丘吉尔并没有处理国家的事情,而是写起了自己的遗嘱。由于放下了所有的压力,丘吉尔甚至能够斟酌遣词造句,就如他当年当记者的时候的1样。

毁灭的结局已经如此明确,丘吉尔并不觉得还有什么值得担忧。至于自己是在战斗中被打死,或者被中国俘虏后绞死,又或是死在英国国内激进派的手里,丘吉尔完全不在乎了。

8月1日,中国国防军的建军节。伦敦街头的军警们发现从各个街道中走出了很多衣着破烂的消瘦民众。消瘦的人群全都有气无力,走在这些人前面的家伙手里拿着破纸板或者破木板,上面写着“我们要吃的,我们不要被饿死”的字样。

英国军警们都携带着武器,子弹都已经在枪里。甚至不用上司命令,看到这些准备游行的人群在4面8方出现,不少军警已经准备好拉开枪栓。

这个命令并没有被认为是德政,至少在英国政府以及财团看来,乔治6世就是1个锦衣玉食的国王为了自己的名声瞎jb下命令。

在这些人看来,英国民众离开伦敦前往乡下,的确可以暂时找到1点点吃的,不至于立刻饿死。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代价,大批英国穷鬼离开城市,直接导致了城市中的工业无法开工,英国的各种工业品产量暴跌。

而且在英国政府以及财团看来,有些话的确不方便说出口。但这些人却心知肚明,现在英国供应的粮食的确非常少,这反倒不是坏事。就是有人饿死,才能让那些原本收入比较高的技术工人们能够满足于只是饿不死的粮食。

如果这些穷鬼们都跑去乡下找吃的,那些技术工人可就不会满足于每天微薄的粮食供应,而回选择离开城市寻求生路。

当然,这些道理不能说出口,报纸上开始猛烈抨击英国民众,“……这些鼠目寸光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只要恢复了城市秩序,就可以让物资分发继续进行下去。使得所有人摆脱饿死的局面。

英国作为岛国,有大西洋暖流经过,冬天并不算冷。但是英国维度高,气温偏低,即便是夏季最热的几天,气温也很少超过27摄氏度。这样的气候下,英国收获季节1般从秋分开始,也就是9月20-22日之间。

8月,恰好是英国“青黄不接”的时候。

随着中国解放了欧美之外的亚非拉,欧美国家已经没办法从亚非拉运来粮食。美国虽然是粮食出口大国,却因为美国现在国内物价飙升,导致美国政府已经禁止出口食品。现在英国政府靠着库存向军警们提供了基本的口粮,普通英国国民就没这样的条件,只能靠英国政府提供的最低限度的粮食维持生命,所以每天都有英国人饿死。

英国军警们都很清楚,走上街头的这些英国人并不是来闹事,他们打出的标语就是他们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这些人真的会被饿死。

正因为了解这些,英国军警们更加紧张起来。饥民的破坏力非常可怕,他们不是为了发泄而上街,他们是为了活下去而上街。只要不能消除每1个饥民所感受到的抓心挠肝的饥饿,与这群饥民们可没什么道理可讲。任何阻止饥民的人,哪怕是军警也吓唬不住饥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