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文明破晓 > 第852章 援助苏联(九)

第852章 援助苏联(九)(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在这样的生死之间,隆美尔是依靠88高射炮平射,击毁了敌军的重型坦克。所以隆美尔认为德军决不能过分依赖坦克的作战能力,而是要更多的考虑地空1体化,以及随部队1起运动的88反坦克炮的应用。

曼施坦因非常赞同隆美尔的看法,他当年因为顺着希特勒的这条线,才将他的作战计划提交,促成了西欧战役空前的大胜。却被赶出总参谋部,去当了38步兵军军长。在法国战役后期才参战。

虽然只是在后期参战,曼施坦因在战争中充分发挥了反坦克火力的威力,重创法军装甲兵的反攻。

在与隆美尔交流的时候,曼施坦因发现隆美尔是6军中极少数认为连50反坦克炮都没用的坦克指挥官。隆美尔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在英国玛蒂尔达重型坦克杀过来的时候,隆美尔亲眼看到德军37毫米反坦克炮在10米左右的距离命中英军玛蒂尔达,炮弹依旧被弹开。英国玛蒂尔达坦克手开着坦克直接把德军反坦克炮给撞飞了。

两人在交流中达成了很多共识,隆美尔觉得受益匪浅。此次指挥部队突袭萨马拉,隆美尔请求赖歇瑙向他提供更多的88毫米高炮,并且在行动之前将所有37反坦克炮都留给司令部,甚至50炮都没有携带几门。

与之前的战役差不多,隆美尔依旧喜欢在部队最前面。田野,村镇,树林被德军装甲部队抛在后面,而新的田野、村镇、树林又出现在德军装甲部队前方,好像永远不会有尽头。

现在德军内有个说法,进攻苏联就如行进在巨人的迷宫之中。行进在在广袤的苏联国土上,隆美尔越来越感觉到这种形容是如此的贴切。他指挥的部队到现在为止已经进行了近5个月的战斗,其战斗行进的距离也已经超过了2000公里。不管击破了多少敌军,碾过了多少战壕,隆美尔依旧没能看到胜利的终点在何方。

好在隆美尔在西欧战役的时候就是第7装甲师师长,与德军出名的装甲指挥官1样都有过被戏称为“环法拉力赛”的经验。长途奔袭对于隆美尔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在法国的时候,别的装甲指挥官们夜里好歹还会休息1下。隆美尔指挥的第7装甲师是连夜行军,根本不停。

这次隆美尔也是相同的手段。部队1天1夜不停,开出去100多公里。当渡过支流架桥的时候,前方终于出现了苏联红军的装甲部队。

隆美尔不是总参谋部出身,他之所以能够在1战后德国大裁军时期继续当上了连长,很大原因是因为他是德国军人最高荣誉蓝色马克思勋章的获得者。从1战结束到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国总参谋部被取消,实际上的德国总参谋部中都是容克出身的贵族军官。没有隆美尔的机会。

此时位于全军前段的隆美尔在望远镜中见到河对岸的苏联红军坦克居然就开到河岸附近隐蔽处准备拦截德军架桥,隆美尔心中毫无波澜。

很快,苏联坦克部队就发现德军在阵地上释放烟雾,工兵借着烟雾开始架设浮桥。折让苏联红军坦克手们都紧张起来。半个多小时后,烟雾散去,苏联坦克手看到了正在奋力架桥的德军工兵。便有1些苏联坦克手按捺不住,对着正在架桥的德国工兵开火。

等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大扩军,隆美尔终于从干了十几年的连长职务上得到了晋升,并且去了军事院校当教官。并且写下了著名的《步兵进攻》1书。按照德国的军官传统,隆美尔有丰富的1线指挥官经验,又在军校完成了教官工作,在军中也具有1点名声。接下来就可以去总参谋部当参谋军官。

然而事情在1939年8月出了变化。希特勒很欣赏隆美尔,就动用自己的能力促使了隆美尔的"破格"提拔,他在8月晋升为6军少将,并没有经过必要的考试,直接上岗担任6军总参谋部实习。他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任何总参谋部指挥经验,使得国防军内部对他颇有微词。

法国战役中,隆美尔能够成为装甲师师长,更让德国国防军内部对隆美尔生出了敌意。看看当时德国国防军作为心头肉的装甲师指挥官们,古德里安,克莱斯特,霍特,霍纳普,哪1个不是德国总参谋部出身,而且与德国总参谋部里面的核心人物有着紧密的关系。

便是如此,隆美尔依旧遇到了德国总参谋部出身的相识,那就是现在南方集团军参谋长曼施坦因。两人关系亲密的时间并不久,主要是在巴巴罗萨计划发动之前。让两人最初能谈到1起的是两人对于德国军队装备的探讨中。

隆美尔在法国战役中之所以打出了名声,是因为他是德军中遭到盟军专家部队进攻次数最多的德国装甲师指挥官。而且几次都碰的英国玛蒂尔达重型坦克与法国的b1重型坦克。以至于隆美尔几次差点死在前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