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隆万盛世 > 875拱翼之争

875拱翼之争(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高拱认为,新添侍郎既可在部内任职,又可巡视边务。

换句话说就是增加两个实职侍郎机动,平时在部里协助办公,无事则巡视边防,若有总督空缺,朝廷短时间找不到合适人补上,则由侍郎充任,这样也不会影响兵部运作。

其他还有诸如分摊总督权利,明确权责关系等等的奏疏。

就如同高拱指责陈以勤侵权一样,显然霍翼也有这样的看法。

在联系年初时有人对他不职的弹劾,让霍翼很轻易的相信此事就是高拱在被背后捣鬼,指使科道言官对他进行的攻击。

《明史·职官志》载:“兵部,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尚书掌天下武卫官军选授、简练之政令。侍郎佐之”。

然而嘉靖、隆庆之际,南倭北虏交侵,逢边疆多事之秋,边务冗杂难测,兵部此种旧人事编制难以处理繁多冗杂的边疆政务,无法适应复杂的边疆局势。

由此,高拱建议改兵部“一尚书二侍郎”为“一尚书四侍郎”。

“又以时方扰边事,请增置兵部侍郎,以储总督之选。由侍郎而总督,由总督而本兵,中外更番,边才自裕。”

高拱强调兵部尚书之职关系王朝之安危,近二三十年来正逢边疆多事,在此兵部体制下,如果边方总督缺任,则兵部侍郎顶缺,倘若兵部侍郎难以脱身,则会以别部人员代替赴任。

从乾清宫里回来,几人进到内阁后就分开,各自回到各自值房办公。

魏广德进屋的时候,芦布也跟着进来,在他耳边小声说道:“老爷,前段时间高阁老和霍尚书关于京营营制改革的争论似乎升级了。

今日霍尚书上奏关于营制的奏疏,还提及几年前的陈年往事,公开他们之间的矛盾,似是不愿继续由高拱插手此事。”

“哦?把奏疏抄本给我。”

魏广德闻言站定,思考片刻才对芦布吩咐道。

如此往往拆东墙而补西墙,严重限制了兵部职能的有效发挥。

首先,高拱看到当时兵部严重受限于明初的“一尚书二侍郎”局面,侍郎员额太少,左、右侍郎主要协助尚书处理兵部事务,公务繁忙,一旦抽调外差,兵部事务的处理便难以得到保证。

其次,侍郎职责在于协理部事,对边地情况缺乏了解,很难为兵部对边地之事的谋划与决策提供建议。

最后,兵部承担巡阅边务的职责,但由于侍郎太少,临事一般多借调他官,往往因非其职而就其位,不悉边事,影响对边事的有效处理,或因路途遥远不能及时履职,从而贻误事机。

基于以上弊端,高拱向隆庆皇帝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改兵部编制为“一尚书四侍郎”。

本来关于兵部的奏疏,一般都是由魏广德接手处置,可是前段时间高拱连上数篇关于军制改革的奏疏。

先是引用两年前吏科给事中郑大经指责明军惩罚不严的错误,“各边将领被罪斥罚者,旋谋起用,人无忌惮”。

也就是说边将即便因过失被罢职,但只要派人到京城活动一番,往往很快就会被重新启用,所以边将们早就对朝廷的惩处没有什么害怕。

在奏疏里,高拱提到:“今边臣莫肯效死者,弊在操切太过,爵赏太轻”,明军赏罚不公,会严重挫伤将士作战的积极性。

而后,高拱又提出对兵部进行改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