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105章 拙政园再遇佳人

第105章 拙政园再遇佳人(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第二日李宁便跟着杜会长去了陆府。他到陆府大门时,依稀觉得有些熟悉,直到走至会客庭院时,他才猛然记起,此处竟是后世闻名中外的拙政园所在地极其接近。

更让李宁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在陆府竟然发现了那名红衣少女,还有她父亲,这可就尴尬了。

李宁笑着回道:“我只是游玩至此,若是为此买一处别院,忒不值当。你已入赘陆家,怕是要被你暗中金屋藏娇。哈哈哈!”

二人嬉闹后两刻钟便来到了运河,荻塘与运河交汇处有处平湖与莺湖,风景极其优美。运河旁有处大村落,已快有乡镇规模。

运河旁,莺湖畔有座小岛,极尽风景之妙,李宁一看便深深爱上此处。他催促李宁道:“此处小岛,我要买下,你务必做到。”

董平只勉强说:“此处乃渡口屯兵之地,断然买不来得。”

而后,众人沿着运河北上,寅时五刻驶入苏州城内。李宁依照昔日约定放了红衣少女,还派孟护卫护着她回到了,返回了家。

孟郊一家七口已留在湖州,董平所带十人已有七人留在湖州协助“紫笋茶铺”和“李纪书铺”开张,只剩四人。

李宁一行人从湖州东城出发,沿着荻塘东去,可以直达运河,然后北上即可到达苏州。

荻塘也是一条古运河,它由西晋吴兴太守殷康所开掘,引苕溪之水向东横流,灌溉良田千顷,沟通湖州与苏州水路。

“在城者谓之横塘,城外谓之荻塘。”因沿岸塘内丛生芦荻,故名荻塘。

荻塘历代都有修治,本朝贞元八年(公元792年)湖州刺史于頔,发动千余名民工大规模修筑治理。民众为了纪念于頔,于是把荻塘,改为頔塘,巧的是“荻”与“頔”两字同音。

李宁则住进了苏州东海商会总部东海楼。苏州东海商会会长姓杜,就太子李诵和广陵郡王下属之人。李宁来后,他便前来拜会,并说明了粮草筹备情况。

他说他拿着东宫太子印信多次求见苏州刺史,今日终于有所进展。裴澄答应派出大船押送粮草,可不过是由海路,直接入大江,去往扬州。但刺史派出随行士兵不会太多,他恐怕沿途被海盗劫掠。

李宁认为走海路虽有风险,但可避免被李锜扣押。沈队正曾告诉过他,盘踞在胡逗洲之海盗多为私盐贩子,只要许之以利,就可避免。

“明日裴使君去往何处?我亲自去拜访一番。”李宁问。

杜会长答道:“明日裴使君去陆府为陆大儒践行。陆大儒出身吴县陆氏,这次从信州刺史升为台州刺史,送行之人颇多,我也在受邀之列。”

李宁站在三层的船上,看着荻塘沿岸风景如画,江南韵味尽现眼前。

荻塘前段三分之二是平原地貌,多种水稻桑树,后三分之一段湖塘众多,水源丰富,渔业繁荣。在这两者之间有一著名城镇名曰:南浔。

李宁前世,曾去过南浔古镇游玩,对此有些了解。此时此地还没有建镇,只是一个村子,名叫浔溪。它丝毫没有后世热闹喧嚣,虽然风景园林建筑和后世无可比拟,但有种未经雕饰、纯净自然之美。

李宁不禁感叹:“此地甚美,怪不得陶朱公散尽家财,也要泛舟五湖。江南美景不外如是!”

董平附和道:“公子不如在此购一别院,闲时可来此隐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