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点道为止 > 第423章 心理变化 一本日记一盏灯

第423章 心理变化 一本日记一盏灯(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好了。”刘光烈道“你在我明伦武校之中获得了不少好处,但你也最后报答了,实际上我能够悟空,触摸到达了一丝空的境界,都是拜你所赐。你想不想知道我最近的心理活动?”

“这是最重要的数据,我当然想获得。”苏劫点头“您本来是第八感的强者,按照我的理论,是很难再突破了,但此地人气爆发式的增长,各国武术爱好者都如百川归海,滚滚而来,尤其是明伦武校为中心,在这段时间中此地社会形态,大众心理都出现了一种狂热,这种狂热影响了此地磁场,而您在这里建立木塔,居高临下,修行之间,借助这股风水变化居然就突破了境界,这种过程,最为玄妙不过。我需要您的思想突破的过程,那种心理活动之感觉。这是最重要的数据,也许获得了这个数据,我的研究会有所突破。”

到达了苏劫这种境界,想要突破已经极其艰难,甚至找到这方面的数据和心理活动都基本上没有。

刘光烈的突破,可以说是苏劫一手缔造,和苏劫有极大的因果联系。

“这是我记载的心理活动笔记。”刘光烈道“的确是从那天开始,我就回到了这里,每天都有全新的感受。不过,你必须要答应我一件事情,我就可以把本心理笔记给你。”

刘光烈指着这盏灯问“我始终感觉,这盏武学之灯,永远存在。就算是一时熄灭,也有人燃灯之人。此时此刻,这里一片繁华,但我已经看到了,有些事情也渐渐变味。就拿你来说,你学的乃是最早的传统功夫心意把,但现在你的功夫,实际上已经是非常现代,甚至已经和传统功夫没有什么契合点了。古老的东西在丢失。武学是这一盏油灯,而你则是变成了电灯。这盏油灯在将来也许是真正没有人再点燃他了。”

“新的东西,始终要取代旧的东西。曾经永恒不远的东西,也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苏劫道“曾经儒家这一套统治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在漫长的历史之中,很多惊才绝艳之辈都认为儒家的理论就是天道,是真理,哪怕是再改朝换代,这一套也会永远流传下去,放之四海而皆准,那如今这东西又在哪里?所以不要追求什么传统不传统,永远可以革新。老校长,你的功德极大。但功德是一回事,运气就是一回事,在我的研究中,有功德和以后的劫数,好运歹运联系共振不是很大。”

“这么说,你的研究之中,是做好事也未必有好报,做恶事也未必有恶报?”刘光烈知道,这是一个哲学性的因果问题。

他自认为自己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在将来无论发生什么,劫数都应该可以化解,天无绝人之路。

他也知道,苏劫对这个研究非常深刻,而且苏劫的研究,并不是基于理论上的,而是最尖端的科学形态来进行计算。

“你是想让我照顾你的儿子?父子情深。”苏劫道“看来人,哪怕是境界再高,也摆脱不了感情上的束缚。”

“你也是一样,在为你姐姐的事情担忧。”刘光烈道“我儿子看似风光,但这些年种祸不少,我也不要求你当他的保护人,就是在最关键时候,救他一命就可以了。”

“我答应你。”苏劫点头。

“目前来说,根据大量的数据例子来计算,联动性不是很高。”苏劫道“在古代,善恶报应的例子多一些,而在现代,可能是社会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导致于这方面的联动性降低了。但无论如何,这属于一种社会心理学,其中的联动没有必然性。不过,在整体的社会环境之下,都是惩恶扬善,多做善事可以加强自身心理和社会大众心理的共振,从而使得身体分泌出来一些有益物质。”

没有必然性的意思就是,做好事也不可能必然有好报,做坏事也不可能必然有坏报。

“你的研究会不会出现了错误。”刘光烈问。

“也许有,但目前的方向性没有错误。”苏劫道“大众心理学和社会环境学相互结合,然后归纳到达每个独立的个体,这种研究非常之难,难就在难在没有实在的例子可以论证。例子和例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不是很强。”

苏劫现在所说,除了刘光烈这种人,其它很少有人可以听得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