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骨 > 第二一一四章 海岛战缩影

第二一一四章 海岛战缩影(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时,“南森河”号发射的一条鱼雷,正中日军驱逐舰“菊月”号,鱼雷爆炸波及到弹药舱,引发连锁爆炸后致使该舰航速锐减,舵机失灵。

在该舰后面航行的“如月”号驱逐舰,由于前主炮射击时产生的硝烟弥漫,遮掩了视线,没有及时发现前面操纵失控而航速锐减的“菊月”号,一头撞了上去,“菊月”号雪上加霜,舰尾右侧被撞毁,海水大量涌入。

“如月”号伤势虽不重,但航速大减,已无法继续追击第四舰队舰只,这样日军就只剩下青木二郎的旗舰“睦月”号和两艘鱼雷艇、八艘炮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仍在奋起追击,而在日军舰队侧翼行驶的是第四驱逐队正全速与主力会合的“颂河”号和“锡河”号驱逐舰,由于刚才日军把所有的鱼雷都一股脑儿地发射出去了,青木二郎只得下令以舰炮轰击。

这时,“颂河”号和“锡河”号突然转弯,一口气射出四条鱼雷,“睦月”号急忙机动规避,依然被一条鱼雷击中侧舷,舰体进水,航速锐减,失去战斗力。

李帆见状,迅速率领驱逐舰编队冲了上去,“湄公河”号、“湄南河”号和“南康”号一连发射了十二条鱼雷,三艘日本“睦月”级驱逐舰不甘地沉入大海中。

其中,三艘驱逐舰均为日本海军“睦月”级驱逐舰,分别为“睦月”、“如月”和“菊月”号。这一级别驱逐舰满载排水量1445吨,武备为四座单装三年式120毫米l/45炮,以及两具三联装12年式610毫米鱼雷发射管,配八年式鱼雷六条。

驻守塞舌尔群岛北方诸岛上的日军,在无线电通讯受到干扰、没有接到撤退命令的情况下,不愿意卸下肩头的守土之责,在舰队指挥官青木二郎中佐苦劝无果后。舰队只能单独成行,于下午四点从大湾港出发,这样当深夜和次日凌晨时分,即可平安绕过马埃岛海域,顺利地向南方撤退。

但是。日军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里与安家军海军不期而遇。本着先下手为强的精神,青木二郎率先下达了开火命令。

由于考虑不周,安家军海军印度洋舰队第四驱逐舰队的四艘驱逐舰转向时,提前开火的日军占据了良好的鱼雷攻击阵位。

晚上九点半。日军三艘驱逐舰和两艘鱼雷艇,在6000米距离上接连发射了二十条鱼雷,随后所有舰只都用主炮猛烈开火。

其余的日军鱼雷艇和炮艇、运输船,阵脚大乱,想逃又跑不过前身为“莫加多尔”级超级驱逐舰、航速达到43节的“湄公河”号和“湄南河”号,纷纷被打成火球,最后仅有六艘运输船投降,其余都沉入大海。

次日凌晨四点,运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第三团的船队,出现在了普拉兰岛东南方的大海湾外海,准备向普拉兰岛发起登陆作战。

在海军合理而又迅速的轰击之下,第一波突击营于上午七时,在普拉兰岛东南方滩头顺利登陆,一路上他们遭到了相当烈度的抵抗,不过日军缺少有效的岸防炮,仅仅依靠步枪和机枪的组合,显然无法抵御安家军海军陆战队迅猛有力的进攻。

其实普拉兰岛的地形实在是非常适合日本式的防御方法,到处都是丛林,地形险恶,其中隐藏有许多天然洞穴。

而安家军海军驱逐舰队转向后,立即变成了方队队形,其中位于右前方的“南森河”号驱逐舰,距离日舰最近,遭到的攻击也最为集中。

而在该舰后方的其他三舰。惟恐误伤己舰,不敢发射鱼雷,排水量只有600吨的“南森河”号,毅然冒着日军密集炮火,冲出队列。为后续军舰让路,一面利用100毫米主炮攻击日舰,一面全速接敌,拖着滚滚浓烟,逼近到2500米距离上,连续发射了四条鱼雷。

与“南森”河号同一型号的“南康”号随之转向。李帆中校率领排水量4018吨的“湄公河”号、“湄南河”号,以原航线前进,见日舰已经发射了鱼雷。并改为单纵队以火炮轰击,知道鱼雷攻击的时机已经错过,只好率领两舰继续转向,躲避即将到来的鱼雷攻击,并抢占有利发射阵位。

“南康”号眼见两艘主力驱逐舰改向,仗着身躯行动敏捷。迅速改变方向跟在两舰后面,堪堪避过蜂拥而来的密集鱼雷。

而“南森河”号驱逐舰周身烈焰环绕。仍在坚持战斗,为了恢复队列,也转向行驶,却迎头撞上两条鱼雷,连续两声霹雳传来,巨大的水柱腾空而起,“南森河”号和它上面的一百名船员一起沉入了大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