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之巨宼逆袭 > 第五百四十五章技术攻关

第五百四十五章技术攻关(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李元利隐约记得后世的轨道车辆应该都有一个最重要的部件——转向架,转向架的用途很多,列车的导向、制动、驱动、减震都要通过它来控制,但具体是怎么回事他自己也搞不大清楚。

既然大家都搞不清楚,那就只能一边实验一边研究,幸亏李元利还知道一些基本的原理,让研究少走了许多弯路。

即便如此,这个转向架仍然让蒸汽机研究所的人都感到束手无策,李元利只得将整个科学院的人都发动起来组成了几个研究队伍,并且开出了巨额悬赏:无论是谁,只要研制出合格的转向架,就赏银一万两,贡献最大者赐爵一级!

这是大兴军成立以来针对技术研发开出的最高赏金,而且还有赐爵!消息传出,就连工部的老师傅、京师大学堂的学子们都为之心动,他们自发地组成了许多研究团队,向“转向架”发起了攻关。

然而这个消息只在小范围内引起轰动,绝大多数人关注的,还是五月初五的登基大典!

“……接下来我给你们安排一个任务:造出一台能够产生更大电流的发电机,在你们的发电机没有制造出来之前,我不会再讲授新的课程……至于缠绕线圈的金属线的绝缘处理,你们可以和化学组的同窗一起研究。”

别看这发电机原理简单,结构看起来也不复杂,但要想真正把它制造出来,那难度却不是一点点!其它的不说,光是一个绝缘和漆包线缠绕线圈的问题,他们短时间之内就别想解决!

虽然李元利已经提供了思路:绝缘可以先用“塑料”——这是做火药的原料硝化纤维在酒精中溶解后得到的一种新物事,加入樟脑后软硬适中,可塑性极高,而且绝缘,可以用来做电线的外皮。

而漆包线就要麻烦得多,绝缘漆虽然可以暂时用生漆和桐油混合来代替,但这种油性漆包线耐磨性差,用来制造电机线圈和绕组的时候必须加棉纱包绕层。

电力学的课程已经告一段落,重新开课得等到学生们把发电机造出来之后,那最少需要半年时间。

化学课程也慢了下来,因为要开始做实验,虽然实验器材差不多已经齐全,但实验要用到的各种药品却需要自己制备,而有些东西以现在的条件根本制不出来。

不过李元利一点都不着急,他教给这些学生的基础理论以及实验方法,已经为他们指明了方向,日后中国的科学能够发展到哪个地步,还得看这些学生如何去推动,一昧拔苗助长的方法并不可行。

况且这个时候的西方国家化学正处于“燃素理论”阶段,他们连空气和水中含有哪些元素都不清楚,和李元利的学生相比起来,这些“炼金术士”和“药剂师”连化学的门槛都还没摸着。

李元利现在重点关注的是李化主持的蒸汽机车项目,已经有了几年知识储备的蒸汽机研究所,从理论上来说制造出能够拉动火车的车头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难度,但实际上,他们的研究进行得并不顺利。

最大的难度不在于蒸汽机,也不在于传动机构和行走机构,而是机车转弯的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