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九十年代农家记事 > 4、投稿

4、投稿(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我要寄五封信,给我五个外埠的,谢谢啊!”唐梅从裤兜里掏出一块钱,递给阿姨。

“给,拿好了,小妹妹,要买明信卡吗?一块二一张,可好了,寄给朋友都不错。”阿姨极力推销。

“不了,今天没多带钱。”唐梅不好意思地说。

“没事,你回头跟同学说说,有新到的明信卡,有需要再来。对了,还给父母说下,有集邮册,180元,200元一本。”阿姨说到。(明信卡,集邮册价格沿用四川1995年价格。)

“好的。”

“就是给报社写文章,要是采用了,就会付我稿费。”唐梅解释道。

“就是要付邮费,要买信封,买本子,爸赞助点。”唐杏边说边向唐爸伸手要钱。

“啊,还要钱啊?多不多?投了就一定有报酬吗?”唐爸犹豫了。

“没事,就给十块钱吧,尽管挑好的投,能不能发表无所谓,权当是练作文吧”唐妈一锤定音。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

唐杏站在一旁,用竹签粘着浆糊往邮票背面薄薄涂了一层。小心贴在信封右上角框框处。晾干,扔到邮箱里面去。走到订阅架边,把报刊翻看起来。有杂志,有报纸,有书等,五花八门的。唐梅干脆坐下来,拿出笔纸,逐个抄起地址来。抄完地址,随意翻了翻,看到奇闻异事就停下看看,名人轶事也瞧瞧。

邮政局陆续地有人来办理业务,唐梅也坐不住了。跟柜台阿姨打声招呼,出门骑车回家了。

…………

自从投稿后,唐家四姐弟隔三差五地跑学校收发室。

连校长都认识唐家四姐弟了,他好奇地问“你们怎么老跑收发室,咋回事啊?”“校长,我们投稿了,都不知道能不能发表。”唐梅回答道。

第二天,在学校花了一块钱买了一沓A4的信纸,一块钱买了十个信封。

姐姐分工合作,大姐唐梅认真地慢慢誊写作文,尽量保证页面整洁,字迹清晰。唐桃则去问老师要了常见的投稿地址。一个上午唐梅就抄完五篇作文了,急切兴奋的她干脆请了半天假,中午饭都不吃,直接从学校骑自行车到市区邮局寄信去。

走走,停停,不时地问下路,终于在一所教育学院旁找到了。90年代的邮政局,兼合邮递、银行的功能。邮递员的业务除了拉人订阅报刊,明信卡,集邮册外,还要推销彩票、保险,拉存款等。

唐梅穿着半新不旧的衣服,踏着双塑料凉鞋,顶着柜台阿姨诧异的眼光,从容地走近。展开笑容,问:“姐姐,我来寄信,要多少钱?”

“小妹妹,本埠1毛,外埠2毛。要寄哪?”阿姨耐心地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