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帝国校尉 > 第214章 内外交困

第214章 内外交困(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太子殿下。”

睿王朝学部大臣使个眼色,老头跪下拉住太子袍子,几名大臣也跟着跪下,抹着眼泪求太子给军政大臣处分以正君臣之礼,太子温言劝慰几句,几名文臣哭叫之声愈大。

“放肆,谁为君谁为臣!”督察使忍无可忍厉声呵斥,眼睛却看着英王,话中不无讥讽:“陛下于梅林养病,人臣此时正应替君王分忧,尽心打理本衙门事务,桌案文书积压逾尺不予理会,却跑来争论枝节小礼,不觉有失大臣之体嘛。”

“军情紧急,老臣护送太子回平戎殿。”

军令大臣上前搀扶太子,军靴巧不巧正踩在学部大臣手指上,痛得老头连声惨叫,他理也不理扶着太子就走,几名文臣忙往后退,督察使朝殿角侍御史冷笑道:“太子乃国之储君,大臣在储君前失礼,畏惧不敢弹劾,督察院没有如此窝囊的侍御史。”

短短数月,京都流言四起,几多大臣变得陌生。

“老臣斗胆请教,如陛下不起,太子承袭大位,将立何人为储君?”

昨日重臣观文殿集会,学部大臣当先发难,英王和睿王党羽随声附和,文臣武将吵闹半天,政务军务未曾讨论半句,集会不欢而散。

军令和军政两大臣调兵防守衙门,民部让京都各标营结业学兵集结待命,三大臣曾先后谏言,请太子先发制人,把英王和睿王控制住,必要时向老国王看齐,太子总难下定决心,昨日集会三大臣皆闭口不言,借口军务繁忙提前离去,似有意不参与储君之争,让太子势力更显单薄。

清辉郡主与联军停战,绮丽郡全境收复,战报传进京都,在本就破涛滚滚的湖面又扔进一块巨石。

“太子,其势已成,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若等其暗中窃取兵权,不知殿下何以自处,宫中绝非无风之地。”

平戎殿,军令大臣再度苦谏,太子依旧没有决断,老头叹口气站起来,边说边往外走:“人谁不惜身怕死,老臣亦不例外,殿下既然想宽仁以感化,老臣此后再不多言。”

亲近睿王的文臣以退为进,既然已经停战,清辉郡主便不宜再领绮丽郡守,军政与民政分离。英王老话重提,将北部兵团几无战果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他只是去督军,有建议权没指挥权,若依清辉郡主例,北部战事早就结束。

军部也起了纷争,军令部认为东部兵团擅自停战破坏战局,军政部反驳说不战而收复失地有功无错,其它三面打了两年多仍停留在原地,东部兵团停战有何影响,北部兵团军力最强战果何在?军政大臣和英王当场撕破了脸,老大臣索性将话挑明,草原战事有人诸般扰乱,满朝文武谁不知晓,为权欲而不顾帝国利益,陛下曾于朝会上训诫,此时又有何脸面去领一郡之守,说罢冷笑几声拂袖而去。

“太子,军政大臣当众侮辱英王,如不严惩皇家威严何存,臣请太子临事从权,罢其职务收监看管。”睿王独孤润眼角含泪,向太子哭诉道:“独孤家子弟纵然有罪,也有国法家规处置,何时让权臣如此羞辱过,此事如传去,宗室岂不寒心。”

军令与军政不过战术见解分歧,见众文臣不顾事实抓住失礼细节逼迫太子罢免其军职,沉下脸就想驳斥,太子已摆手阻止

“三品以上大员,皆要请旨处分,待陛下痊愈,本太子自会取旨,英王亦可自诉其无理之处。散了吧,本太子尚要去平戎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