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我是齐国太子 > 第一百五十二章:突袭临淄二

第一百五十二章:突袭临淄二(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三万秦军犹如一股洪流从城门口出发,人一过万,人山人海,何况是三万秦军。

可是与齐军斥候料想的不同,这股秦军的出发的方向竟然是向北而不是向东,北方可是魏国的地盘啊!

......

“什么,三万秦军轻骑竟然跑向了魏国。”田建听着底下人的报告,心里不由得一阵烦闷,白起这是干什么呢?

拥兵如神...这些不要钱的名号拼命的往赵奢身上砸。

而未曾失去江汉的楚国,可是当时被隐隐誉为天下第一强国,在楚威王的时候,就曾将率领军队攻破了淮泗的诸多小国,也占领了越人盘踞的淮北之地。在人人喊打的魏国中也夺取不少的城邑。

到了楚怀王的时候,楚国也极度扩张,将实力像跟南方扩展,也和东南亚的一些土著开始做起了生意,一时之间,楚国的威势无人能比。

那时候的秦国,还不是这个样子,虽说秦孝公嬴渠梁收复了河西之地,将函谷关、崤山天险重新收回到了秦国的手里,到了惠文王的时候,攻灭义渠,重新确立了秦人西戎霸主的地位,但在山东六国的眼里,秦国依旧还是一个穷国!

楚国的第一大国失去的时候,还是因为楚国,因为楚怀王断绝了于齐闵王的齐国关系,被齐国纠结各国,险些将楚国灭了,不过最后楚国求和,但是楚国的实力仍在。

庆幸的是,这一幕终于没有发生。因为白起见楚军士气已尽,毫无反抗之心,便没有立即南下,而是自东向西进军。一路过去,先后将西陵、巫郡等地轻松拿下,打通了巴蜀和郢都之间的必经通道,这样一来,白起所部已和司马错镇守的巴蜀地界畅通无阻,再也无需为粮草、后勤等事烦恼。到了第二年,白起将粮草,军需补充齐了,挟着必胜之威,卷土重来。楚国将士一见他来了,早就心胆俱碎,毫无反抗的勇气。只用了数月,白起又自西向东一路所向披靡的杀到了楚地夷陵(今湖北宜昌),并将其拿下。这夷陵可了不得,因为历代楚王的宗庙都设在此处。白起入城后,见了楚襄王的祖宗牌位,毫无敬意,下令道:付之一炬,全部烧掉!

残暴,残酷,残忍……万千词语,不足以描述楚人对白起的痛恨!一时间,楚人哭声不绝,做梦都见秦军杀来。

秦军副将就对白起说:“将军,您的韬略自不必说了,但此举也未免残暴了些。末将听说乐毅攻齐时,少有杀戮,厚结民心,因而齐人乐于归附,半年便轻易拿下了齐国全境。将军既有此绝世之才,何不效仿之,如此,楚国旦夕之间便可灭去。”

白起听后微微一笑,也不见怪,沉默少许,淡然说道:“你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齐国虽强,富极天下,但其疆域狭小,只及楚国之一二。因而只需厚结其心,可一战而急下;楚国,大国也,疆域近天下之半。若不猛力击之,伤其根本,一旦让其养成气力,再想胜之可就极难了。此外,乐毅伐齐是以弱击强,因军士不足,不厚结其心,虽胜之却不能治之;而我大秦强盛,甲士极多,得一地便能守一地,何须用那种颇费时日的攻心战法?”

副将正想感叹一番时,白起又道:“自楚怀王时起,秦、楚两国早已势不两立。上至楚王,下至黎民,无人不痛恨秦国。将军若想前去劝降,郢都离此地只有上百里,何不前去一试?”再看副将时,早已满脸愧色,不敢再发一言。

也就在这一年,整天将自己比作‘美人“的屈原,可恨楚国朝堂不懂得赏识他的‘美’,投身于汨罗江中。也就有了粽子节。

.......

天色清朗,万里无云,即使是夜色,也可以看到清冷的月光洒向各处。

一阵齐声的马鸣声想起,伴随着吊桥落地的声音,哒哒的马蹄声缓缓从左氏城邑传了出来,黑压压密集的骑军就从城门口开始疾驰而出。

清一色的黑甲秦军在清冷的月色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即使远在百丈处观察的齐军斥候也发现了这股秦军。

楚襄王受不了了。他得知白起火烧夷陵后,唯恐白起再来着火烧郢都,率先弃城而逃。他带着文武百官,匆匆上路,一路向东北方向狂奔近千里,到达陈地(今河南淮阳)才停止脚步。城内的军士一见楚王跑了,也唯恐明日大火、大水就会攻至身前,赶紧也集体逃窜。结果等白起真的领兵杀到时,郢都防守已形同虚设,被秦军轻易攻下。

得了楚国都城后,白起留下上万将士驻守,亲率主力军紧随楚军身后,猛追猛打,沿途又斩杀楚军将士无数。一路追至竟陵(今湖北潜江),因被大江阻断了去路,方才收兵返回郢都。楚王逃到了陈地后,听闻国都已经沦丧,楚军精锐损伤殆尽,不禁嚎啕大哭。再看这时的楚国,虽仍存有大片土地,但因失去了最核心的荆州地带,已经毫无强国风采了。何况,之前那几战中秦军水攻火烧,杀戮极重,每攻下一城,几乎都要将城中军士全歼,让逃到了陈地的楚王无兵可用--楚王因担心白起随后赶来,下令各地幸存的将士齐聚到陈地,结果,号称有六十万大军的楚国,最终竟只凑齐到十几万人。

自此,秦国得司马错开辟了蜀地后,又靠白起拿下了荆州大部,在此地设置了南郡,国势更强,早将那山东六国遥遥抛在身后了。秦昭襄王见了如此国势,哪能不激动,于是颁令下去,封得胜归来的白起为:“武安君”,以嘉将其战功。

其实白起最出名的战役就是伐楚之战,比长平之战要厉害的多,要知道长平之战的时候,赵国虽然是山东六国的最强国,但是依旧无法与秦国相提并论。

比如说,秦赵的瘀与之战,当时的统兵大将不过是秦国的胡放罢了,赢得此次战争的赵奢,也就是赵括的老爹,马服君就被赵国拔高到了无与伦比的地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