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狗官 > 第三卷 风雷九州 第三十八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

第三卷 风雷九州 第三十八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刘铭传为人爽直,又有兵才,而且还经历过和太平军的大战。更是和珅的心腹大将。相互谈甚欢之下,左宗棠很快就对此人有了非常好感,暗暗赞叹和珅识人有术,得此良将。

更让左宗棠惊喜地是,当他得知乡勇的挑选、训练等都是出自刘铭传和美国人华尔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向他探讨起组建新军的经验来。

面对左宗棠的询问与探讨,刘铭传并未丝毫紧张,针对战争需要和自己练勇的经验,谈的头头是道,让左宗棠高兴不已。

两人一聊就是大半夜。直到第二日整军出发前依旧兴致勃勃。

湖州离上海并不太远。由东北前进,过周庄。进松江府就到了上海。当天下午,左宗棠与刘铭传四千大军就到了上海附近,这时候,和珅也亲自带着王有龄、辜鸿铭等人出十里迎接。

“这些乡勇是君实兄练出来的?不错……的确不错!这些人中有许多都经历过战火吧?军中一片肃杀之气,形现于色。”左宗棠点头赞誉道,并羡慕地打量乡勇人手一支地洋枪。

在中国,除了和珅占据地利,执掌制造局,依靠强大的财力、设备才有如此能力打造出一支全火器的军队外。就连左宗棠、曾国藩等封疆大吏等也只不过因为和珅相助,这才凑了几百条枪,勉强组成一军。要想把军队全部换成火器,这是根本想也不要想的事。

“回抚台大人,中堂大人督办乡勇,费尽心血这才练出一军。可惜的是,在苏州之战损失颇大,几月前重新招募后再以老带新之法重整一军。而卑职今日所带这千人中,就有近百人是曾历苏州之战的老兵。”

左宗棠笑了笑,他眼光何其敏锐,早就瞧出这支队伍地不同了。虽然其中有不少新人,但有经历过战火的老兵帮带着,自然会有股不同一般的气势。

入城之后,把乡勇安排在新军驻扎之畔休息一日,等明日一同起程。

远远地见大军中抬出一顶小轿,和珅猜也猜得出这轿中坐的人肯定是左宗棠。领兵不骑马反而坐轿,左宗棠这做派也算是天下奇闻了。

“季高兄好雅性!稳坐中军轿,执掌百万兵……除了身边少把鹅毛扇外,真不亏是今亮做派啊!”和珅笑呵呵地走上前去,故意逗趣道。

“哈哈哈!这鹅毛扇在我当师爷时候可没少摇过,如今领兵出战,再摇这扇似乎不合朝廷体统,所以为兄就换了把七尺龙泉……。”

一声大笑从轿中传出,轿帘一掀,身着便装地左宗棠满面笑容地走了出来。

两个老友,含笑而视,相互打量着对方。多年未见,容貌依然,心情激动中四手相握,感叹不已。

当夜,左宗棠特意把刘铭传叫来细谈一番。而刘铭传也带来了和珅的私信。信中让左宗棠先不忙就任,请赴上海一聚,之后再去苏州。

左宗棠略一考虑就欣然答应,反正上海离苏州不远,而且从湖州去苏州之间要路过上海外围,既然老友特意派手下大将来接自己,已经许多年未见过和珅地左宗棠当然也乐得先去上海一聚。随后再赴任不迟。

另外,刘铭传作为和珅手下将领。左宗棠早有所耳闻,特别是苏州之战,刘铭传身为实际的指挥,更是一战成名。左宗棠好兵,自读阅过《战争论》后,尤其留意洋枪战法。因为出于装备原因,他的新军一直未能按自己的思路与太平军接过手。所以。左宗棠向刘铭传问讯了许多当日苏州之战的情况,和他所领之军的洋枪战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吸取经验、教训对左宗棠将来直接面对太平军有莫大地好处。何况他初来江苏,对具体事物之是粗知,有刘铭传这为经历过苏州之战地将军为他解忧,着实要比他向湖州知府吴绮问讯来得详细多了。

估计是刘铭传离上海时候和珅特意叮嘱过,对左宗棠的问话刘铭传几乎是知无不答,不仅详细地为他解说江苏地情况。更以战场的角度分析了乡勇与太平军之间的优劣之处。同时,刘铭传还把当日苏州吃亏的种种说了出来,阐述了他自己在战后的总结经验,以此来给左宗棠参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