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近墨者黑 > 第一卷:东陵 第三十四章 纷争

第一卷:东陵 第三十四章 纷争(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其实在大家眼里,王爷的声望兴许比太子还要高呢。听说当初先皇曾经也想把皇位传给王爷,然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没成。”

竹秋韵当初私底下偷偷说的八卦消息,涵阳只是当成笑话娱乐。毕竟泾西王府的人,偏心自家主人多一点才正常嘛。

实际上,仲孙慛在东陵的威望确实极高。比起昏庸无能的皇帝,毫无作为的太子,文韬武略的泾西王是东陵人民极少数能够信任的人。假若是民意选举,他毫无疑问会以最高票当选。

可惜在古板迂腐的封建年代里,“说话权”从来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那份遗留下来的圣旨,已经引发朝堂两派相争。为什么思帝在宣布时候只允许泾西王一人在内?为什么放着儿子不传,却把位置传到弟弟手中?为什么之前连半点口风都不露?

=====么么亲们,下午六点左右还会有一更~多多发言投票~啵!===============

东陵国第九世皇帝仲孙链在秋末冬初的寒夜中驾崩了,谥号思帝。京城被笼罩在一片阴冷潮湿下,白纸茫茫。除了一些装模作样的干嚎,长长的送葬列队中,全是百姓麻木的表情。某些不为人知的贫民街里,偶尔还传出几声清脆而欢快的炮响。

作为一个皇帝,他昏庸,无能,任用宠臣,挥霍奢侈。在位十三年,所有作为无一对得起当初定下的年号“开源”。

开先祖之长河,源天下之富足。

民怨不断,纷争不止。当初的思帝也许曾经是有过抱负的,也曾想要倚靠一己之力大展宏图。只可惜在面对现实的残酷时,他没有足够的魄力去改变什么,最后只能蜷缩在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里,醉生梦死。用声色犬马来麻醉自己,以为看不到,一切就不会发生。

这些都已经成为外戚派和宠臣党死抓不放的把柄,一纸诏书把整个京城闹得鸡飞狗跳。

“王爷,为何突然决定下狠手?现在我们已经被抢了先机,恐怕如今的局面很不好收场……”

杜中敏忧虑重重,失去了好的借口,这下完全处在了被动的位置上。京城里谣言纷飞,全把矛头指向泾西王。说他早有弑兄夺位的狼子野心,眼看皇帝身体渐渐好转,终于忍耐不住下了杀手,并伪造了遗诏。

如此一来直接导致泾西王名望大跌,朝野民间议论纷纷,隐形支持已经悄然往太子一方转移。

“皇兄,并非本王下的手。”仲孙慛眉目深深,眼底有说不出的苦涩:“那些药……本来是最后一个机会,本王希望他能自动禅位。但皇兄自己把药喝了下去……最后还爽快地摆了本王一道,确实够狠!”

开源五年清江暴涨,两岸县郡一片生灵涂炭,饿死病死淹死总共一百五十九万余人,表面原因是河坝决堤,根本原因是数年来千万两修筑大堤的白银,有五分之四被贪官污吏中饱私囊,堤早不成堤,一座已经被穿空的烂土堆,怎么可能拦得住滔滔洪水。

开源八年,北方大旱,土地龟裂,连续半年没降下一点雨水。百姓都穷到要靠卖儿卖女才能勉强度日,成堆的好粮食却堆在富商的粮仓里,宁可烂掉烧毁都不肯放粮,一时间饿殍遍野。北郡五县,随处可以看见的是骨瘦如柴的人们,空气里都弥漫着挥之不去的尸臭。最后众人孤注一掷,拿起木棍木刀想迫使官府放粮。他们只求能得一口饭吃,原来都是淳朴善良的人们,最后却落下个谋反的罪名,死于乱刀之下。

人在做,天在看。“不知道”三个字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好借口,身份和责任是对等的。你是皇帝,就要对得起这个身份。不负责任的任由国家自生自灭,在百姓眼里,庸君有的时候甚至比暴君更加可怕。

受尽磨难的东陵百姓,在失望一次又一次之后,只能把所剩无几的希望寄托在新帝身上。

很多时候,草根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