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扬天下 > 第二十六章:开发难题

第二十六章:开发难题(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紫阳真人,俗名张伯端,进士出身,当过幕僚做过官,后由儒入道,熙宁二年在成都传教,名噪一时。苏轼是成都府人,随推荐张伯端主持道家事务。熙宁三年一月,赵顼正式册封他为昭应宫宫主,大宋国师。

“白衣堂?”赵顼又坐了下来,御医又赶紧给赵顼上药。

“白衣堂是明教的一个分堂。明教是从大食传过来的教派,起源于波斯,原称摩尼教,又称为祆教,拜火教。唐朝时是西域的主要教派,大唐失西域,拜火教遭到天方教(伊斯兰教)的打击,逐步向东发展。因为崇尚光明,传入中土后被称为明教。大宋普通百姓多信仰明教,如果按教众的人数算,明教可以算是大宋第一教派。”蔡京不安地陈述着明教的情况。

蔡京不得不捏不把汗,如果赵顼在上京出了事,虽说掉脑袋还轮不到他,但他的仕途也就终结了。

“明教?给汴京政事堂传朕旨意,彻底清洗明教。另外让两位国师也大力协助。朕不要再在大宋看到明教徒。”赵顼又站起大吼道。

上京,皇宫,福宁殿。

殿内灯火闪烁,整整点了二百多支大红蜡烛。以蔡京为首的一班上京政事堂大臣和以郭开为首的一班火骑兵将领跪伏在赵顼面前。

赵顼坐在龙床上,裸着上身,胸前一道长长的剑伤格外醒目,御医正在为赵顼用盐水清理着伤口。赵顼眉头一皱,不知道是因为肉体上的疼痛,还是因为心理上的疼痛。白衣刺客来去无影,把守卫森严的皇城当成了自家后院,自己的铁壁卫全军覆没,赵顼怒气冲天。

“有多少伤亡?”赵顼铁青着脸问道。

“全部都是轻伤,没有人战死。这是刺客留下的。”十大骁将之一的郭开递上一张纸。

赵顼没有想到,明教的势力发展这么快。宋徽宗时期东南农民起义的领袖方腊就是明教徒,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也是一个明教徒。明教是一个组织非常严密的教派,这让赵顼不敢掉与轻心。

“清洗?圣上,不可呀!明教的总坛在西域黄头回纥境内的昆仑山,大宋鞭长莫及呀!况且,大宋明教徒何止十万,这一清洗,死的是大宋百姓,却会引来明教的大举报复。”蔡京劝阻道。

“那先把明教教主招来,朕要见一见。先让汴京政事堂做好准备,明教教主不来的话,再全面清洗,禁止明教在大宋传教。你们退下吧!”赵顼心情沉重,今天差点小命不保。

待御医处理好伤口后,赵顼便睡下了,真的是身心皆疲。

赵顼右手接过,只见纸上写着两行字:官家的话,我回去问问师父,脑袋暂时寄放在你的脖子上。

“他到底是什么人?给朕查,彻查!一定要活捉他!”赵顼站起将白纸扔出,大声吼道,伤口上刚刚敷好的草药掉落下来。

“刺客应该是白衣堂的人,微臣已经给两位国师去信,让他们选一批少林空字辈武僧和昭应宫法师来此。”蔡京忐忑地回答道。

左国师就是报恩禅师,赵顼在视察交子城时,遇到的那个和尚。佛教少林寺报恩禅师被赵顼册封为左国师,道教昭应宫紫阳仙人册封为右国师,分别主持佛道两派的裁冗事宜。

熙宁二年时,大宋全国道士女冠(女道士)僧尼总人数达到了六十多万,寺院宫观达到了四万多所。冗僧之重超过了冗官。废冗令要裁掉九成冗僧的任务就交给了他们两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