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组团穿越到晚明 > 第一百六十六章 赈饥平乱(十五)

第一百六十六章 赈饥平乱(十五)(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长城以南以及长江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也就是谷子,这种作物产量低,还不耐寒不耐高温,最是娇贵。而后世这一地区秋种小麦、夏种玉米,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小麦源于中欧,早就在宋代传入我国,现在南方苏中一带就有人种植。而玉米则源自美洲,现在新疆一带应该有人种植,所以,种子的问题不难解决。

现在这个季节,种小麦还来得及,只要霜降之前能出来苗就行,玉米可以等到明年夏季,小麦成熟后再种。

对于新生事物,老百姓接受能力比较差,所以必须有一个认识的过程。王兴建议,在历城县专门拿出一百亩地来做试验田,给田主种粮补贴,待各方面成熟后,再行大面积推广。

钱士完对王兴的建议非常欣赏,尤其是试验田的建议,他认为深得治国三味。

王兴在山东的举动,有人欢喜,就有人忧。

韩爌和宋献策就很不高兴。

韩爌把宋献策请到自己的书房,跟他详细地介绍了王兴在山东的所作所为,然后说道:“道长,王兴使用雷霆手段,济南府的形势算是彻底稳定下来了,其它府州还有几处不安宁,不过官吏们都已经吓破了胆,没有人敢伸手捞钱,士绅们也都大方起来,再给他两个月时间,怕是就能回京交差了。”

“大人,不能让他回京,最起码不能很快回京。行刺失败,赈饥又不能让他滞留,难道不能在民变上想办法?”宋献策说道。

“民变?你是说趁民变……,嗯?”韩爌做了个刀斩的手势。

“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得不慎啊。”

时间有点紧,钱士完立即打发人去苏中一带寻小麦种子,并学习种植经验,王兴说最好是请个会种小麦的老农来,现场指导,效果会更好,钱士完深以为然。有钱,这些就都不算事。

“大人,这里边可操作的空间太大了。”

“好吧,就按这个思路仔细策划策划。你那边动作也该加快一点了。”

……

王兴用三颗人头迅速镇住了山东地面,稳定住了局势,李长庚又用多方蓦集到的银子,从南方不断地购进粮米,一部分用于施赈,一部分投放市场,用于平抑物价,赈饥形势一片大好。

至于生产自救,王兴接连跟钱士完、李长庚商议,终于说服了他二位,决定改良粮食作物种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