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武装者 > 第633章 花明

第633章 花明(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如果能在结构设计上再多花点心思,内层合金主体建筑内的平均温度应该可以降到二十五摄氏度左右,正是适合人类活动的最佳温度。如果再安装中央空调提供动态调节,那就完全可以高枕无忧了。

“同样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这样才能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资源部部长向文迪的头像出现在当前发言框中。“南门二基地的建造,为什么一定要和月球前哨基地一样?难道离开了重金属,我们就没有别的办法在地外行星上建造可供人类栖息生存的场所?南门二上有丰富的硅酸盐,硅酸盐在地球上也是水泥的主要成份,如果解决了水的问题,我们其实完全可以采用半硅酸盐半金属结构来建造南门二基地。”

“向工的这个想法不错,南门二附近的小行星群严重缺乏富金属矿,但有大量固态冰的却不少。”汉特博士忍不住插了一句。

“在地外行星上造水泥建筑?这……合适吗?”新任机动骑兵总指挥辛旭满脸质疑地问道。

向文迪笑道:“有什么不合适?水泥的凝胶性能很好,成型后结实坚固,强度不输钢铁,而且既耐腐蚀又抗冲击,密封性差的问题其实也不是问题。我们可以用它来构筑基地设施的外层,里面的密封层仍然采用合金或其它复合材料,或者直接效仿地球,在那边也上钢筋混凝土结构。南门二上除了没有大气层,重力方面和地球差不多,我看完全适合硅酸盐水泥的大规模应用。”

“我同意向工的提案。其实,现在南门二那边执行这个方案的条件都已具备,我们可以让会长他们先动手测试一下,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再大规模开工。”沈莉马上站出来支持向文迪的设想,她的意见基本上也是工程部大多数人的意见。

“我们为什么不用坦顿人的八柱合体技术直接向南门二运送基地建造所需的各种物资?”在随后召开的全员公议咨询会上,第一仟仟长袁伟义问道。

阿拉斯加战役中,工程部仅用三枚高密度圆柱体就完成了六万部队以及数百吨物资的瞬间传送,摩天轮传送阵给所有在场者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能直接从金属资源丰富的太阳系将物资送抵南门二,显然比让深渊号飞舟来回跑腿更方便。

工程部部长沈莉回答了这个问题:“摩天轮八柱,现在有两柱留在坦顿人的月背球体中,我们手上只剩下六柱,经工程部多次测试,以六柱之力仍然无法将物品传送到四光年之外,而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与地球的距离恰好是四点三光年。也许,凑齐七柱或者八柱能做到,就像当初坦顿人抛射行星那样。但是,执事团已经作出决议,暂时不挪动月背球体中的两根高密度圆柱体,以免对整个月背地下世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沈莉却没有提到,工程部甚至有人提议将八枚高密度圆柱体全部放回坦顿人的月背球体凹台上。这样既可以不用担心破坏蜥蜴人的生态环境,又能切切实实见识一下八柱完全合体的摩天轮终极形态。然而,这个大胆的提议最终没有被执事团接受,原因是风险太大,由此带来的后果既可能会改变蜥蜴人当前的生存环境,也可能会对地球和人类都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

万一,那月背下的金属球体真是个远古飞行器,直接破土拔地而起怎么办?退化中的蜥蜴人已经丧失了祖先的太多技术,未必能随心所欲操纵那东西。虽然它们有跨越三维空间的天赋异禀,但终究还是需要新陈代谢的凡胎*。那两百多个穹顶世界失去源自球体的动力支持后必然停止运作,由此导致的食物和空气供应危机一旦爆发,蜥蜴人们又能活多久?

工程部和资源部两大技术部门都赞成的事,执事团想不通过都难。

接到执事团通知后,卡鲁们用半个小时就完成了随船带来的一台五号机体模块组装,不过这次五号机体的任务不是深挖采掘,而是就地粉碎研磨硅酸盐岩石,在获得硅酸盐粉末的同时,五号机体也从碎末中提炼以二氧化硅为主的石英砂,最后将它们按照一定比例重新加入水泥粉中以获得耐高温性能。

当深渊号带着从小行星上采集的数百吨冰块返回后,这个临时工地终于有了点工地的样子。数百度高温炙烤下,倾倒在水槽中的冰快很快融化成水,但随即在高温环境下迅速蒸发。为了保住这些来之不易的水,施工组不得不将水槽转移到深渊号内,需要用水时以耐高温纤维软管从深渊号取水。

经过长达十六小时的折腾后,南门二行星南极区终于出现了一座形如包子的人造建筑。

因为没有固定型材,加上为了赶时间,这座实验建筑几乎是用本地土制水泥分三层匆忙覆顶浇灌而成。建筑内部空间为穹顶纯圆形,直径二十米,中心高度六米。建成二十四小时后外表面测量温度最高达到五百摄氏度,仅有外层石英砂材料最高温抗上限的一半。室内多点测试平均温度为八十七度,也基本达到了新方案的最低安全要求。

虽然蜥蜴人现有的二十六个部族并不都对互助会报以友好态度,但安秉臣和执事团从未想过要彻底灭绝这个曾经同样生活在地球上的前代文明种族。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惺惺相惜的同乡情怀,让执事团在许多有关月球的决议上都尽量维护坦顿人的利益。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工程部绝不可能去动月背球体内的两根高密度圆柱体。

“关于南门二基地建设所需的物资问题,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执事团目前正在审核来自工程部、资源部以及航天学院的十九份公众方案提议,我们也欢迎所有正式成员对此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主持这次公议的工程部副部长江欢作出了总结,他面前的全息基台界面上,逐一罗列出那十九份方案提议。

这十九份方案中,只有七份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其中他个人最看好的是资源部一位年轻化工专家的提议,直接以卡鲁的物质融合技能对南门二上的硅酸盐进行亚粒子级别的元素转换,由此获得宝贵的重金属。卡鲁的物质融合技能需要消耗惊人的异能量,但南门二距离自己的恒星很近,异能量的补充供应比地球这边相对要容易得多。

可是,如果真采用这个方案的话,建造南门二基地所需的异能量将是一个极其恐怖的天文数字。以日产千吨重金属为目标的话,仅负责融合转化的卡鲁就需要至少五十万只以上。如此浩浩荡荡的排场,甚至远远超过了南门二基地的建造规模。执事团最终是否会同意,还真是不好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