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武装者 > 第490章 机遇

第490章 机遇(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是,诺瓦的飞舟能够跨越比银河系级别更大一层的星团,从未可知的遥远世界进入银河系所在的本地超星系团(室女座超星系团),再在数万亿个星系中找到银河系,找到太阳系,进而找到地球。这种级别的宇宙航行技术,无论是动力系统,还是导航系统,都远远超出了人类最狂野的想象力。互助会目前还在摆弄电离子引擎探索卫星的水准,可以说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其实,工程部航天组还是很有信心依靠电离子引擎的强大持续加速功能最终突破第四宇宙速度。但是,如果能得到星团核心区大质量引力子技术,一举跳出银河系甚至室女座星团,航天组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主动要求帮诺瓦提鞋,或者干脆舔鞋底都成。

“这正是互助会的当务之急!我们需要主动走出去,将可能发生的接触尽可能隔绝在安全范围之外,保护我们脆弱的家园,保护整个人类。我们得到了智库,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现在,如果能抓住这个新机会……”安秉臣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所有人都明白他说的是什么。

“我们也许还能迎来一个更大的飞跃,一个可能会影响人类未来的选择!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机会不容错过!这是我的意见,但我相信,绝大多数会员都会赞同我的选择!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一个长大的婴儿注定不能永远待在摇篮里!”

沈莉翻动了一下自己腕式终端上投射的一个小小的信息界面:“这样的话,我们可能需要加快登月计划的步骤。如果能再投入三千台卡鲁,吴刚号登月飞船的建造速度还可以翻倍。只要能拿到四元相位扫描技术的升级模块,理论上就可以扫描整个太阳系,找到诺瓦的飞船。”

田建明眨巴了一下眼睛:“那么,我们近期在军事方面的投入恐怕也要做出大调整,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必须向航天领域倾斜,我们要加快培训自己的宇航员和地面技术人员,一定要成立类似机动骑兵军事学院之类的专业航天学校。”

“我没有意见。”远在叶卡捷琳娜堡地下指挥所里的卢长安表示赞同:“我们的军事力量虽然还不足以控制全球,但已能在局部冲突中占据优势。目前乌拉尔山脉的战局僵持不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未完全控制位于战线后方的西伯利亚地区。我们能突破露军在乌拉尔山脉的核武器和光纤传感器防御网,但是突破之后,我们将不得不维持更长的后勤补给线,还要面对补给线沿途可能遭遇的各种露西亚抵抗势力的反扑。我以及整个92师参谋部都反对继续向前推进,至少在西伯利亚局势稳定之前,我不赞同继续扩大战争。”

两种巨大代差的文明相遇,即便强势的一方没有任何敌对或攻击意图,弱势的一方也会在交流中被潜移默化地迅速吞噬,永远消失于时间的长河。对此,人类历史上有大量屡见不鲜的例子。

沈莉的观点和田老头却截然不同:“但我们也得到了大量宝贵信息,如果把诺瓦提供的线索连串起来,智库的来历已经很清楚了。”

“名为造物主的智慧生物创造了星台,然后离开故乡周游四方,因此诞生的陶图格联盟委托了达文巴真知者诺瓦前来寻找这位造物主。在我看来,那位造物主似乎更像一位文明的传播者,他不仅在自己的故乡建造了一个能够支撑起整个陶图格联盟的星台系统,同时在旅行沿途也不断播撒星台种子。互助会目前拥有的智库体系,应该也是造物主留下的星台圣迹。但是,我非常想知道的是,陶图格联盟为什么要寻找造物主?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苦衷,或者危机?”

安秉臣笑了笑:“无论是怎样的苦衷,还是危机,对我们来说恐怕未必有意义。你想想,这位诺瓦是五万九千年前来到地球的,在此之前,不知她在宇宙中又游历了多久。也就是说,陶图格联盟对造物主的寻觅行动,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几万年前的往事。也许,他们的搜寻仍在继续,但这种跨度上万年的活动,对我们这些寿命不过百年的碳基生物来说,也许有深远的意义,但绝不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当务之急。”

安秉臣说着话,看了一眼环形合金会议桌周边的所有执事团成员,他们中有一将近一半的人以全息形态出席了这场特别会议。环形会议桌中间的地面上放着一座全息基台,投射到空气中的三维界面显示出上百张不同表情和神态的脸,那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互助会正式会员们。

“枢密院同意停火和谈,但需要争取更多有利于我们的条件。我此刻就在前往哈萨克斯坦的路上,我们将与露西亚人的谈判代表在阿特劳城见面。”从田建明背后的机舱场景来看,他显然坐在一架精卫飞行器里。

结束沉思状态的资源部部长向文迪也加入了发言:“交流总会给技术的发展带来进步,我赞同安会长的决定,以主动选择的积极方式投入与陶图格联盟的交流。不过,我对达文巴人的飞船动力系统更感兴趣。那位达文巴人的飞舟以星团核心区的引力子为动力,我认为这意味着他们已掌握了操控引力的技术,如果能够充分借鉴利用,我们也许可以一举突破第四宇宙速度的限制,跻身于星团级别的智慧文明之列。”

自从踏出地球大气层之后,人类航天员们一直在和各种各样的天体引力做斗争。太空中看到的这颗蓝色家园虽然亲切,但也同样阻碍了向外探索的脚步。

每秒七点八千米的第一宇宙速度,即环绕速度,是所有环绕地球的卫星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如果要摆脱地球母亲的束缚,奔向太阳系内的其它领域,航天飞行器的速度必须超过每秒十点九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所谓的逃逸速度。如果要逃离太阳系,必须达到每秒十六点七千米(基于地球公转加成)的第三宇宙速度,飞行器才能挣脱太阳的引力。

而要脱离银河系的第四宇宙速度则需要每秒五百多千米,因为无法准确计算银河系核心的质量,所以这个速度只是一个粗估值,但即使是这个粗估值,也从来没有人类的航天飞行器能达到。

只要是互助会正式会员,在不影响自身工作前提下都有权旁听任何执事团的会议。唯一的遗憾是,在这种场合他们只能听和看,不能发言。只有到了公议大会上,才有他们发表意见和投票表决的机会。

在那些面孔中,他看到了林子云。她的脸上布满了忧虑的阴云,他知道她在担心自己的安全。脑袋里塞了个外星人,哪怕是灵魂,也都不能算一件好事吧。

为了让那些关心自己的人获得安慰,他深深呼了一口气,让淡淡的笑容出现在嘴角:“作为人类跨入外部世界的先驱者,我们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与外星文明的接触势不可免,我们终于知道了他们,相信他们也会很快知道我们的存在,但真正的接触未必就会发生在明天、明年,甚至下一个百年。时间是公平的,太阳系和银河系所在的位置应该距离陶图格联盟所在的星团很远,否则他们也不会委托诺瓦这样的专业太空航行者来这里,这意味着他们如果要来地球也得大费一番周折。问题的关键是,除了星台,这里没有能够吸引陶图格联盟的东西。他们只想要寻找造物主,但那同样也是我们的目标。通过诺瓦,我们完全可以和他们达成某种合作关系,共同探索星台之谜。”

“合作关系?哪怕没有任何矛盾,也无法避免人类文明可能受到的毁灭性冲击。”田建明发出了疑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