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季汉大司马 > 谈华夏农业变迁

谈华夏农业变迁(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历史的脉络,或许藏于我们今日的粮食当中!

个人学识浅薄,也仅是历史爱好者。

如果稻麦轮耕的内容,能给喜欢读历史的书友带去思考,这将是我之荣幸。

自我读史以来,从早期研究王侯将相,到探讨经济制度,深究山川地理,再到了解华夏农业史。

我深感历史的脉络,实际与农作物的变迁有非常大的关系。

如早期我不理解为什么东汉时期,关西开始衰弱,关东开始崛起。

后来当我了解了农业史,我才知道宿麦在关东的广泛种植,或许是核心关键之一。

关东两年三熟,关西一年一熟,这种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无疑是巨大。有了优渥的经济基础,反馈于上层建筑,关东士族才能在东汉有巨大的话语权。

石磨这个看似小小的工具,独家独户的百姓难以使用,然唯有氏族、豪强可以掌握。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氏族、豪强手握经书,蜕变成为士族、门阀。那边关东大地上,崔、荀、范、桓等大量关东士族,或许在数百年前,仅是普通氏族,但随着经济的积累,拥有时间读经习文,掌握话语权,才逐渐成为令人生畏的门阀。

当宿麦传到南方,与水稻轮耕,形成恐怖的一年两熟。至明清开始双季稻的传播,甚至形成双季稻+小麦的三熟农业。

如此恐怖的经济代差,明清时期的南方压倒北方,也非偶然之事。

甚至府兵制的崩溃,与小麦在关中的大量种植也有关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