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假千金的红包群 > 假千金的红包群 第111节

假千金的红包群 第111节(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夫妻之间的相处,很多都没法说谁对谁错,固执己见只会让你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苏夷媛继续道:“有时候先赔礼道歉,不一定代表你错了,你输了,有时候低一下头,会让你们之间的感情更好,给对方一个台阶下,说不定先认错的会是对方。”

“夫妻之间若是处处较劲谁对谁错,那就没意思了,相互包容才能让你们之间的感情更好。”这是苏夷媛这么多年生活得出的规律,她知道薛夷光只有安国公夫人和房夫人这些女性长辈,长辈有些话终究是不好说出口。

薛夷光的堂姐也不在京都,这些话,苏夷媛就做主给薛夷光说了,也没顾及自己的身份,她只希望薛夷光婚后和太子的生活能够幸福美满。

平常人家若是日子过得不好,夫妻感情不和,倒是还可以和离,但是太子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太子妃这个位置退无可退,这样苏夷媛对薛夷光也就更担心了,这些话是她掏心窝子的话。

宣平侯府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们二房却没有受牵连,只能是因为当初永嘉郡主对二房的友善被太子看在眼中,她们不能不知好歹,她们最该感激的便是永嘉郡主。

陪嫁妈妈赶紧应是。

房氏和苏夷媛是在薛夷光大婚前十日将准备的贺礼送到的安国公府,和房氏想的一样,薛夷光对待她们这些略显寒酸的礼物并不嫌弃,笑盈盈的和她与女儿说着话,房氏觉得只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薛夷光的涵养来。

期间,房氏不注意提及到了苏夷玉,叹道:“她和文氏一起被流放到南疆不毛之地,听说被流放的时候她已经疯了,死在了半路上,文氏在到南疆后不到半个月也病死了。”文氏就是齐国公夫人,没了诰命,成了罪人,齐国公夫人这个称呼自然也就不能用了。

薛夷光听后,不由想起离京前还高高在上的齐国公夫人,以及苏夷玉进府时的样子,一时间有些感叹。她第一次见苏夷玉的时候,只觉得苏夷玉是个有点小心机的姑娘,但也无伤大雅,看着也是温柔娴静的姑娘,她也不知道这位重生的姑娘前世发生了什么,让对方这么偏激。

在这期间,薛夷光倒是听到了宣平侯府的消息,这个消息还是因为她当初从宣平侯府带来的一些丫鬟在讨论宣平侯府的下场时听到的。

宣平侯府被夺爵,宣平侯府沦为庶民,去除宣平侯被判流放三千里外,女眷和孩子倒是安然无事,但是宣平侯府被查抄后,没了爵位,没了俸禄,赵氏的日子过得十分拮据。

老太太怨恨赵氏,老太太觉得是因为苏夷玉嫁进了齐国公府,他们才被牵连的,老太太又怨恨赵氏当年对薛夷光苛待,不然宣平侯府对太子妃有养恩,怎么着也该更加荣耀,而不是被夺爵,老太太认为赵氏是个扫把星。

赵氏没了诰命,丈夫流放,没了儿子,女儿也被论罪,又被老太太埋怨打骂,彻底受不住了,脾气开始尖锐起来,整日和老太太对骂。宣平侯府没了家产,二房却没有被论罪,老太太可以去投靠二儿子和房氏,但是老太太却嫌弃赵氏是个扫把星,不愿意庇护赵氏,只愿意带着宣平侯的庶子一家去投靠二儿子。

老太太不愿意带赵氏,房氏和二老爷却不能任由赵氏自生自灭,让别人戳着他们的脊梁骨骂他们不善待家嫂,所以只能将赵氏领回府中,老太太不愿意也不行。

这一世的结局,也不知道苏夷玉还有没有机会再重生一世?

对于苏夷玉的结局,薛夷光只想说中什么因得什么果,重活一世,却永远将思想和见识停留在上一世,这就是在辜负重活一世的幸运。

“不说这些了。”苏夷媛阻止了自己母亲要继续说苏夷玉和文氏的话,转而关心起薛夷光来,“你这以后出嫁,我虽然经历地不多,也不聪慧,但到底是我过来人的经验,有些话还是想要和你说。”

薛夷光听后笑道:“大姐姐自谦了,大姐姐向来是最通透的,你的话当然都是金玉良言。”

“你愿意听就好。”苏夷媛听后笑道:“我不知道你和太子殿下如何相处的,但是外面都在传殿下性子端肃,充满威仪,但我想说的是夫妻之间最重要的应该是相互包容,如果你们之间出了问题,不要只埋怨对方的错处,先想想自己的不对。”

听着家中仆人来报说老太太与赵氏又厮打起来了,房氏正在理账本的眼都没抬起来,只道:“不用理会,出了事就去请郎中。”她起初也想要调和的,一开始她不让赵氏和老太太见面,但是老太太看不到赵氏便指着她骂,又要去找赵氏,房氏知道,老太太是这段时间被刺激地精神有些失常。

赵氏也性情大变,两人以互相折磨为乐,她也管不了了,所以就任由两个人互相折磨,出了事就去找郎中,就像在两人这样子,她想问也问不了。

仆人退下后,房氏才想起正事来,对着身边自己的陪嫁妈妈问道:“我让人给永嘉郡主准备的大婚的贺礼都准备了吗?”

“都备下了,已经是府中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了。”陪嫁妈妈担忧道:“这要是万一郡主还看不上怎么办?”他们府中的好东西本来就没多少,又遇上了宣平侯府的事,怎么着都得大点一些,准备的这些东西比当年永嘉郡主给大姑娘准备的添妆都差很多,她怕到时候郡主看不上怪罪下来。

“我这里备一份,媛儿那里备一份,这是我们的心意。”房氏说道:“郡主知道我们家的情况,不会怪罪的。”送不送礼是一回事,看不看得上是另一回事,依照永嘉郡主的眼界,怕是一些贡品都瞧不上,更何况她准备的东西,不过是自己的心意而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