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琉璃世琉璃塔 > 第六十六章 伊人幸无恙

第六十六章 伊人幸无恙(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田齐沉吟道:“好,这两件事我报告大君。大君也让我有机会转告公主,大君日前出使去了日本,见到了足利义满将军。”

海寿不由激动:“大君真有胆色!结果如何?”

李田齐道:“已经谈成了我朝鲜与日本建交并开三浦贸易。大君并说动了足利义满将军遣使天朝,希望天朝能和日本建交,三方一起对付倭寇”。

海寿竖起大拇指:“大君真了不起!我把这消息带给公主,请公主定夺”。

店主努力不动声色,开口道:“君以空说莲”,声音却有些颤抖;海寿急忙道:“我以莲喻色!”二人对上暗号,一阵激动。

李芳远在京师的这个联络点已有多年,倒不是特意为了莲花设的,而是李芳远知道天朝对于朝鲜的重要性,这个点的任务主要是探听天朝的消息,及时报告汉城。但这两句暗号是特意为莲花留的,一年半了,终于用上了。

店主回头叫道:“老二!出来!”,一个伙计应声匆匆到了店里。店主又对着海寿大声道:“客官要的这参在里面,请进来看”,说着引着海寿进了内堂。

铺面后的内堂,更加狭小,简单放着张桌子两把椅子,沿墙堆着一箱箱货品。

店主抱歉地冲海寿笑了笑,倒了杯茶给海寿,等不及地就问:“你是公主身边的海大人?”

海寿匆匆行走在秦淮河畔,看着身侧林立的店铺,不由有些紧张。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金陵古城的富丽繁华自古如是,明洪武三十多年作为大明帝都全力发展,此时更是达到了一时鼎盛。

秦淮河东水头至西水关的两岸,自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文人荟萃,逢此太平盛世,云集了全国各地的商贾精英。鳞次栉比的商铺里,货架上琳琅满目,各式顾客盈门,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夏季有点热,很多店铺把摊子摆在店门外,有吃的有穿的有玩的;那时候还没有城管,店主伙计顾客行人就这么挤在道上,拥挤热闹。海寿是第一次到这里,只觉得眼花缭乱目不暇给;心中不住赞叹天朝的繁华,不知不觉中额头冒汗,双眼看着一个个招牌看得发酸。

穿过乌衣巷,马道街,再经文德桥,终于,一个大大的“参”字招牌映入眼帘。海寿仔细望了望,黑底金字,“高丽人参货真价实”一行小字写在招牌底部,是这里了。

海寿不料他知道自己的姓,连忙答道:“是。叫我海寿就好”。

店主笑道:“好,海兄弟,那不和你客气。我叫李田齐,是靖安君的手下。早知道你们进京了,见你们没来猜想没什么事,最好”。

海寿面色一黯:“是,都挺好的。”

李田齐问道:“你今天来是有什么事?”

海寿犹豫了下道:“公主让我来,是告诉大君两件事。一是高丽世子王奭潜入了中原,二是天朝皇帝已经答应了派使节出使日本。”

海寿迈步进了店内,门面不大,正面和左侧各有一排货架,整整齐齐放着一盒盒高丽人参。都是黑底漆盒,大红缎子铺在盒内,人参躺在缎面上,高档富贵。门口设了个矮柜,放着一个大的方盒,里面是些参须参沫,这是备着穷人家需要人参急用吊命又买不起参时接济用的。店主想的算是周到。

店里正有两位客人在买参,店主是个中等个子的中年人,忙着收银两装盒子,顾不上海寿,只喊了声:“客官稍等等”。

海寿点了点头,装作看参,自左边货架踱到正面,又从正面踱回左边,来回几趟,好容易那两个客人走了。

店主低头还在收拾,海寿忍不住,问道:“我要寻一根九两九钱九的九十年老参,宝号里可有?”

店主一愣,抬头仔细端详海寿,和自己一样大脸高颧小眼睛,正是一族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