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春秋小领主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下第一都城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下第一都城(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崔抒看着络绎不绝送来的盟会消息。他询问逃亡的晋国大夫集鞍:“这次盟会上,晋国六卿都表现的很不活跃,唯独赵武光彩照人。如今中行吴还在我国,我们就不说了,但晋国其他几位正卿也在盟会上,我却只看到活跃的赵武,以及赵武的亲信叔向,其他几个卿,怎么会默默无闻?

我听说程郑去世了,你看晋国是否还会生动乱?下一场动乱中。哪个家族是最先覆灭的?”

杂鞍想了想,回答:“大约是范氏吧,,我说这话,到不是跟范氏有仇。因为晋国六卿当中,韩起懦弱。全靠赵武才能上位,其余诸卿看不起这个没有丝毫军功的韩氏子弟。虽然韩氏因此也不招惹其他家族。但也他们如此隐忍,定不会引来其他家族的攻击,所以韩氏必定能存在下去。

魏氏的家族士兵战斗力冠于晋国。所以魏氏的先祖虽然屡屡触怒国君。屡屡触犯军法,但只要能过得去,无论君上与执政都会原谅他们。所以魏氏必定会仰仗他们家族强悍的武力,在国内存在下去,没有人敢轻易招惹他们。

赵氏宽厚,武子一向不喜欢与人争,但他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上也是寸步不让。他嫡长子赵成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才华,但因为有韩氏、魏氏、智氏的保护,而且赵氏现在领土面积已经占了晋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谁想攻击赵氏,恐怕也要琢磨一下。

目前,晋国六卿当中只有四卿在现场。中行吴出使齐国未归,程郑出使秦国时,中途病亡。弗起是赵武的跟屁虫,所以魏舒的话没有得到响应一只剩下最后一个正卿范鞍,他现在还不敢在赵武面前开口。

赵武慢悠悠的回答:“今年国君大婚。我们还要安排吴国的送嫁团。国内还要应付灾后的恢复生产,实在是千头万绪,担子沉重啊”但即使如此,楚国一旦进攻,我们也必须争锋相对。我留下武卫军一个,师在虎牢,再留一个师在魏地。一旦楚国行动起来,魏氏可否为我出战?”

魏舒想了想,摇头:“只用两个师迎战楚军,我魏舒还没有这个胆量。所以。一旦楚国开始攻击,还是由元帅来应付吧!我魏舒愿意配合元帅作战。”

韩起一咧嘴:“是弈是呀,你们两个都出战了,那我就留守国内。”

晋平公想起程郑的病逝,随口问了一句:“程郑之后,谁来接任?”

至于智氏,那就不说了,另外。对于中行氏,我也出于同样的理由。不用谈论三荀与赵氏是姻亲。这种姻亲关系要持续到智娇娇去世之后,因此,在赵成这一代,三荀与赵氏结盟的关系不会变。

那么,晋国诸卿当中只剩下孤立的范氏了,范宣子以前不仅得罪了列国诸侯,在国内,他的专横跋扈也让各家族产生怨恨。如今晋国六卿个个围拢在赵氏身边,独范氏被孤立起来,如果范鞍谨小慎微,那么以赵武子的宽厚,大约会容纳得下范氏。不过赵武之后。就难说了范氏一旦做错半步事,必将引来全国贵族的攻击,而且他们不会给范氏一个原因。

因此,范氏应该先灭亡。”

崔抒不理解:“你老说赵武宽厚,但赵武子杀卫国贵族,一杀就是一百三十余家;他曾打破我齐国临淄城,现在你去临淄城中问一问,这里家家户户跟赵武子有仇,不是亲属被赵武子绑去,就是自家被赵氏士兵勒索过,这样的人,这样一个违反了一切春秋礼仪的将领,怎么能说他仁厚呢?”

杂鞍叹了口气,低头说:“昔日。我集氏攻击范氏的时候,人都知道我杂氏先祖与赵氏关系很不和睦,“下宫之乱。由我杂氏操纵,所以我杂氏在攻击范氏的时候,心里总忐忑不安,担心那个擅长突击的赵武子从什么地方冒出来。

赵武回答:“当然是智盈!”范鞍耸了耸肩膀”无所谓了。三荀当中,程郑原本跟范氏的关系并不密切,换荀盈接替,也算了结先元帅智罂的愿望。所以,身为三荀当中的一支,中行吴一定会赞同的。

所以,在荀盈上台这件事上,范氏没有丝毫说话的权力。

智氏是倾向赵氏的,至少现在还是。这样一来。赵氏耸初的三家联盟都个个登上了正卿的舞台,而魏氏现在也开始向赵氏靠拢,中行氏与范氏拉开了距离,如今的范氏。在六卿当中真是孤家寡人,很有点

悲。

此时,齐国国内,执政崔抒正在询问悲鞍关于范氏的问题。这次,崔将一方面因为绿帽子的问题。担心受到列国的嘲笑;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自己主持齐国朝政的时候,狠狠的触犯了晋国的利益,担心参加盟会的时候被晋国借机报复,所以齐国派出的代表是晏婴。崔狰留在了国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