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古墓里的新娘 > 四零零节 巴铁情深

四零零节 巴铁情深(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哗——,掌声如潮。大家都听出来这是发言的结束,掌声自然应该更加热烈,更加持久。

随后,在这种友好、甜蜜而又激动人心的气氛中,中巴双方举杯互敬,你来我往,觥筹交错,真是不亦乐乎。

温小飞与冷小婉自然成为众人敬酒的主要对象。不过,冷小婉因为有孕在身,所以只能举杯致意。她的小腹日渐隆起,但因特意穿了比较肥一点的衣服,所以还不甚显眼。

自出访以来,她并未出现异常感觉,随行的医护人员一直在密切监测着她肚子里的宝宝,并指导她进行科学保胎和胎教。

宴会结束后,冷小婉与温小飞回宾馆休息了一小时,八点时到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接受巴方记者的专访。巴方记者提的问题比较散,涉及复活的感受、人生意义、爱情婚姻、金钱名利等诸多方面。

冷小婉的专机是下午四时抵达伊斯兰堡国际机场的。毫无疑问,巴基斯坦也给予了冷小婉与温小飞最高规格的接待。总统侯赛因与总理谢里夫,都亲自到机场迎接。现场鸣放23响礼炮,军乐队奏中巴两国国歌,当然也少不了献花环节。巴民众的热情亦如火焰山一般,欢呼声响彻云霄。

简短捷说,欢迎仪式结束后,冷小婉与温小飞到宾馆稍作休息,然后就参加了巴方准备的晚宴。

晚宴上,总统侯赛因首先致欢迎词:“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我谨代表全体巴基斯坦人民,代表我们党,竭诚欢迎冷小婉女士与温小飞先生的到来,众所周知,冷小婉女士是中国古代女子,才貌双全,与温小飞先生同是著名的首届诺贝尔美术奖获得者,两人堪称世间龙凤,在当今世界上英名卓著,今天来到我们国家访问,诚是我们国家的荣幸,是我们人民的自豪。巴中友谊深似大海,而冷小婉女士与温小飞先生的此次访问,必将进一步深化两国友谊!在此,我祝愿两位此次访问取得圆满成功!”

众人鼓掌。然后,冷小婉作了感谢发言:“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首先,我要感谢巴基斯坦政府与人民的盛情邀请,感谢总统阁下与总理先生的热情接待。同时,我还要向巴基斯坦人民,转达我们总书记以及13亿中国人民的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

这时,侯赛因总统与谢里夫总理抓住冷小婉换口气儿的机会,带头鼓起掌来。这是必需的,对于中国总书记与13亿人民的问候,哪能不鼓掌致谢?众人响应,于是礼堂里掌声雷动。

冷小婉在沙特阿拉伯受封为友谊岛的女王,这其实只是个名头。对此,她与温小飞都心知肚明。经过这许多国家的访问活动,又是会晤,又是谈判,他们都快成了政治老油条,懂得各国不过是在利用自己的名气。但只要能结与国之欢心,从而为国谋利,他们却也乐于逢场作戏。

离开了沙特阿拉伯,冷小婉与温小飞直接飞往了伊斯兰堡,开始了对巴基斯坦的访问。

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友谊之深,那是非江河湖海可比的。巴铁,巴铁,一个“铁”字,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友谊坚不可摧。而用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马苏德·汗的话来说,则叫“比山高,比海深,比钢硬,比蜜甜”。

在听了汪部长关于中巴友谊的介绍后,尤其是听说当年5·12汶川大地震时,巴方把所有的军用帐篷全都送到了中国,一顶没留,可谓是倾囊相助,冷小婉更是大为感动。

汪部长曾任过中国驻巴大使,所以对巴基斯坦不仅非常了解,而且很有感情,一说起中巴友谊,那就滔滔不绝。他从当年的汶川地震说起,又说到两国的各方面合作,最后说到了瓜德尔港的中国基地。

等掌声停住,冷小婉才得以继续说:“巴基斯坦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巴基斯坦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啪啪——,掌声又响了起来。这也是必需感谢的。一听到冷小婉的称赞,谢里夫总理就心间花开,美妙之极,鼓掌劲儿特别大。

冷小婉很感动,只好等掌声停了才接着说:“受邀对巴基斯坦进行友好访问,是一种无上的光荣,我们对此深感自豪。我们衷心祝愿巴基斯坦繁荣昌盛,祝愿巴基斯坦人民幸福安康!”

不用说,巴方又见缝插针,趁冷小婉停顿之机鼓起掌来。对于冷小婉的美好祝愿怎么能不感谢?所以必需鼓掌。中方人员自然也跟着鼓掌。

“我虽然是古代复活过来的女子,对当今世界了解还不多,但对于中巴友谊深厚这一点,却已经了然于胸,也非常感动。在此,我与我的丈夫共同祝愿,中巴友谊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

汪部长还说,此次在巴行程,除了访问首都伊斯兰堡,也顺便访问瓜德尔港,并且冷小婉要发表讲话,然后就从那里南下,访问著名的群岛之国马尔代夫。

听完了汪部长的介绍后,冷小婉就拿出到巴基斯坦后的两个发言稿,认真地读了起来。她每次都是这样,在飞机上看到下一站的发言稿,而在抵达时,也通常都能记个七八成。

虽然与中国友谊深厚,对冷小婉来访也无比热情,但巴基斯坦却并没有摆什么大的排场。专机进入其领空时,巴空军只派了四架枭龙战机接替阿盟的战机护航,显得非常务实。

这并不是巴基斯坦小气,而是因为中方知道巴基斯坦经济不太充裕,事先向巴方表示过了,说不必过度花费,只要能保证安全就行。巴基斯坦对中方的理解十分感激,便由“巴铁”变成了“巴钢”。

的确,四架战机已经足以保证安全了。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再加上地面的反导系统,这还有什么说处?当初俄罗斯就是派四架战机护航的,完全可以保证万无一失。而后来的欧洲各国和土耳其,派出更多的战机,虽说是为了显示对安全的重视,但也有点儿是为了摆阔,实在有些浪费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