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新月 > 第七十一章:精骑

第七十一章:精骑(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错,公主,欲治兵者,必先选将,所以我军当务之急不是在此地争吵不休,而是选拔人才,没有人才就算再大的家业也不可能守住,然后再整顿吏治,修缮河工,鼓励生产,降低赋税,一边发展我们的实力,一边整军备战,时机一成熟,我们就趁机攻取整个楼兰,然后挥军西进,把楼越纳入版图,重建一个新的国家。”前面的话是长风自己想的,后面的是郭槐给他设计好的让他讲的。

武将们头脑比较的简单,只有秦仇知道这些人其中的猫腻,楼无芸休整军队,自然不会把所有的军队集中在一起,自然要分兵,各城各镇都需要兵丁镇守,这样必定便于他们夺取对军队的控制权,进而分化将领,而楼无芸就算要除去他们,也不可能一下子全杀了,这样做必定会寒了属辖士族的心,失去民心,楼无芸再蠢也不会这么做,机会对双方都是均等的,楼无芸要对付他们,他们同样也不甘心听命于一个已经死去将近二十年的楼兰公主,楼无芸军队再多也是枉然,继续进攻责又是另外一番景象,首先军队不会在成功之前分归到各城各镇,楼无芸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不会再在新得的城池让这种获得管理权,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楼无芸的实力必然大增,那就不用惧怕那些士族了,所以秦仇统一所有武将的口音,这才有今日的舌战。

说起吵架斗嘴,武将们除了起初嗓门大些,后来就居于下风,而长风责冷眼观察这一切,他们之间的矛盾长风自然清楚,他本来就不愿意留在军中,犯不着得罪什么人,所以他们怎么吵,他都是一言不发,这些都被楼无芸看在眼里,楼无芸和秦仇一条心,知道秦仇的用意,知道他们说不过那些地方士族,长风又像各木头人站在一旁,两不相帮,心中恨的咬牙切齿,于是就起身制止道:“诸位到本宫这儿是来吵架的吗?军师大人刚才一言不发,想必胸中已有定案了,何不说不来大家参详参详?”

长风看见楼无芸的目光漂向他就知道没有好事,早就想好了说辞道:“长风观两边叙述都很有道理,但是现在都不太合适,全力进攻的话,粮草辎重的供应可能会有问题,如果全力治理后方,也不太现实,现在的楼兰朝廷也不是傻瓜,长风的建议是双管齐下,同时进行。”

秦仇马上站出来道:“军师所言不符事实,我们可以以战养战,这样一来粮草辎重必定没有太多问题?”

长风反驳道:“秦将军说话不无道理,但是亲将军能够保证我们每战必胜,每攻必克吗?”

以楼无芸的心思,控制住了天家未来的家主,还怕天家不依附于自己吗?

跟随长风一起的十二人都被郭槐编入长风的贴身的侍卫,楼无芸没有借口调走这些人,只好另外打其他江湖人士的注意,在楼无芸的刻意的招揽下,不少落魄的江湖人士来投靠楼无芸,使得楼无芸也有了一支武林人物组成的护卫,不过这些人都是在她侍卫的外围,暂时还不敢把他们安心的放在身边。

第二日楼无芸在大帐召开会议,商讨今后发展的事宜,属下城池的主事之人都基本到了,闻仁达是军中行辕主簿,全权负责此次会议的接待事宜。

长风早就来了,他在军中跟武将的关系要比文官的好的多,所以他大多数是跟武将们打成一片,大家感情都还不错,尤其是秦仇,他把替长风隐瞒真正面目的事情告诉了长风,长风也如愿以偿的让他见到他的真正面目,因此两人的感情岳家深厚,长风对秦仇来讨教武功都是倾囊相授,还把百战刀法传给了秦仇,令秦仇心里更加感激长风,不过秦仇性格内敛,百战刀法在他的手里最终会是什么样子,长风自己也说不好,任其自然发展好了。

等人到了差不多了,楼无芸才姗姗来迟,大显公主的威仪,楼无芸一出现,帐中顿时悄然无声,想来楼无芸对属下非常的严格,楼无芸清了清嗓音道:“诸位跟随本宫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立下不少功劳,本宫他日论功行赏一定少不了你们。”

“这,这个,末将不能保证。”秦仇迟疑了一下道。

“正是因为如此,以战养战对于我们来说是行不通的,我们毕竟不是出于优势地位。”长风解释道。

“那如果两边兼顾的话,我们哪有精力,又要供应前方作战,又要整顿地方,有时候还要有必要的手段,又怎么会起到治理地方的功效呢?”闻仁达提出实际困扰的问题道,足见他并不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只是太自我了点,又有一点善妒。

“不错,闻主簿讲的不错,我们此时的情况的确是如此,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本身的错,一个人的精力不够,我们可以两个人来完成,两个人不行,三个,四个总行了吧,我们把事情细化,一个人只要负责自己小小的那一块,积众人之力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事情了。”长风打了一个比喻道。

楼无芸听了之后道:“军师的意思是我军人不够用?”

一众属下忙感恩戴德,大赞楼无芸领导有方,是百姓的大恩人。

楼无芸坦然接受,不过她并没有沉醉有这么一点小小的成就,马上脸色一正道:“不过今天不是论功行赏的日子,今后我军将如何打算,如何治理我们打下的这片土地,如何使百姓安居乐业才是今天召集大家的目的,诸位有什么建议都可以向本宫提出,建议一经采纳,本宫自有重赏。”

楼无芸的开场白算是结束了,下面就看是议论起来,武将们自然是想率军出征,在战场上建立自己的功勋,而属理地方上的文官责坚持对外与楼无心以义阳关和三镇为线,划关而治,对内要现安置流民,恢复春耕,鼓励商市,修缮城池,然后再图发展,武将们指责文官们不了解形式,楼无心怎么会同意划关而治呢,文官责指责如果武将们穷兵黩武,仅凭他们现有的城池和后援能力,十几万人连一个义阳关都没有攻下,如何能击败还有二十几万精锐军队的楼兰现在的朝廷,双方都有自己的道理,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大帐之内,吐沫横飞,好一番口枪舌战。

楼无芸见到手下意见分歧如此之大,而且泾渭分明,已经逐步形成了两大阵营,一路以秦仇为首,主张攻占楼兰全境再图发展,一路责是以闻仁达为首,主张与楼兰朝廷和谈,划关而治,楼无芸谋事以来,对文治一方面的筹划太少,没有注意培养和招揽内政的人才,以至于每下一城,没有合格的地方官员委派,有的就以前楼兰朝廷投降过来的官员担任,还有的就是地方上势力最大的士族家长成为实际上的管理者,楼无芸因为军队迅猛发展,迅速攻城略地,精力放在军事上面,后方就被人家乘虚钻了进来,以至于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只有小半紧要的城池还在楼无芸手里,其余诸城都表面上听从她的领导,实际上阳奉阴违,但是现在楼无芸掌握着军队,一时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这才维持了自己实际统治区的安宁,不然的话,早就各自为政了。

那些地方士族们一知道楼无芸停止攻打义阳关,休整军队,他们这些人能在地方上呼风唤雨,除了见风使舵之外,对危险的嗅觉还是能灵敏的,这边战事一停,他们立刻嗅出了异样,不好,楼无芸要开始整顿后方,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要拿自己开刀了,所以一致要求楼无芸与楼兰朝廷和解,给予他们发展的时间,对抗楼无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