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官途 > 卷二 风起云涌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名正言顺

卷二 风起云涌 第二百三十四章 名正言顺(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天中午,山海关前和往常一样热闹,几支南下商队正在等候验牒讨关,由于辽东对生铁的等军需物资的需求量极大。仅靠官方采购远远满足不了,因此李维正便放开了民间贸易,利用民间商队向辽东贩运生铁,辽东由此活跃着一百多支长途商队,每支商队基本上都由数百匹骡马组成。

今天准备过关南下的就是其中三支商队,都准备去河北迁安贩运生铁,三支商队手续齐全,已经通过了一道道的关卡,过了山海关就出了辽东地界了。

今天在山海关前执勤的是一支千户军,一千名官兵在城上城下巡逻,而两支百户的士兵在城门前进行检查。另外一支由百余人组成特别稽查队也在城门前巡防,稽查队是由原来锦衣卫三所的军士组成,主要是执行一些特别任务,而山海关里就有这样的一支稽查队,由一名百户率领。直接听命于总兵府。

这名锦衣卫百户姓沈,三十余岁,也是一名稽查经验极为丰富的老兵。尤其是一双眼睛毒辣,任何人的一点异状都逃不过他的审视,他已经接到总兵府的特别指令,在山海关前拦截宁王派出的使者,当然是化过装的秘密使者。

他明白总兵府为何不禁商旅出关的用意,就给刻意留一个口子给宁王的使者走,否则使者无路可走,那就会翻山越岭了,反而抓不住人。

在奏折的最后,辽王和李维正请求朝廷下旨夺去宁王的军队,朱允炆看得目瞪口呆,他刚刚知道周王的八万大军已经被燕王得了,现在如果宁王的八万军也被燕王拿到的话,问题可就严重了,他一时心慌意乱,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一旁的齐泰沉声道:“陛下,此事是辽王和李维正同上奏折,必不会有假,而臣也知道宁王与燕王关系素来不错,极可能是燕王许了什么诺言,宁王才决心相助燕王,臣的建议是宁可周王八万军被燕王所得,也不能宁王一万军归燕国。”

朱允炆点了点头,齐泰的意思他明白,宁王的军队非同小可,他拥有大明最犀利的骑兵,由三万余人蒙古朵颜部组成朵颜三卫,而且他另外五万军队也一样精锐,若被燕王的到。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依爱卿之意,朕该怎么办?”

“陛下,臣建议立即下旨给李维正和辽王二人,授权他们解除宁王的军队,有朝廷的旨意,或许宁王还有忌惮,不敢公开举叛。”

由此山海关的检查也就变得异常严格了,不是手续齐全就能过去。还必须一个一个人地搜身过关,这时已经是二支商队在接受检查了,每一个人都要举起手接受搜身和盘问,包括口音、路引和家庭况。

沈百户坐在不远处的一张椅子上。冷冷地注视着每一个人的表情和一些细节处,他的一百余名手下则进入商队中仔细盘查,这是除城门守军捏身检查外的二道稽查,更严格仔细。

朱允炆犹豫了一下,虽然他不想大宁军归燕王,可也同样不愿意大宁军被李维正得到,齐泰看出了他的意思,又劝道:“陛下,有辽王在。大宁军归不了李维正,我们可另给辽王下一旨,命他全部收编大宁军,但不管怎么说,此事必须果断,一旦秦晋大军退兵,燕王得以喘息之机,他就会立即掉头进攻辽东。那些燕宁南北夹击,非但大宁归燕王,辽王之军和辽东之军也一样难保了,辽王和李维正必然是深知这一点,才恳求朝廷下旨解除宁王军队,所以臣刚才说,陛下晚批奏折几个时辰,可能就会改变天下大势。陛下若再拖延,就算最后送去旨意也来不及了。”

朱允炆最终被齐泰劝服了,他立刻写了两份圣旨,一份是授权辽王和李维正解除宁王兵权,另一份是把大宁军交给辽王,两份诏书连同兵部的命令一起,紧急送往广宁城辽王府。

此时的辽西已经完全被李维正控制住了,辽王朱植的五万精锐护军以及他新招募的两万新兵,一共七万人,全部被李维正收入囊中,他利用朱植的手谕,命所有军队高官赴广宁城开会,结果全部被囚禁,随即又重新任命了新的指挥使和指挥同知,由于这一切都是辽王的命令,所以军队没有出现反弹,但这样还不够,李维正又利用朱植的命令将辽西十卫重新整编,并与辽东军互换军官,这样,经过十天的整编,辽西十卫便被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归属。

几乎在控制辽西的同一时刻。李维正便立即下令封锁北上关隘,又对所有的南下的商旅严加盘查,同时下令禁海一年,所有民船,无论高丽民船还是辽东民船,都不得下水,违令者斩,他又命旅顺两卫水师和釜山卫水师巡视海面,不得有任何船只南下。

山海关,这里是辽东进入中原的必经之路,是天下十大雄关之一,扼住山海关,就等于掐住了辽东走廊的咽喉,山海关原来由朱植的山海卫驻防,有一支小型船队,但李维正接管辽西后,便将山海卫调到辽东半岛整编,而由他最心腹的金山卫接管山海关的防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