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下枭雄 > 第七十九章 退让一步

第七十九章 退让一步(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渊重重哼了一声,眼中露出一丝凶光,咬牙切齿道:“他若胆敢背叛朕,就休怪朕。。。。。”

但这种无意中流露出的凶态在一瞬间便消失了,李渊也不愿意被封德彝看到他阴暗的一面,他的神情立刻变得平淡,又问:“这次杨师道出使是为了什么事?”

“臣问他了,听他的意思,好像是特地来解释发行银钱一事。”

“陛下,可以用‘微妙’二字来形容他们今天的见面。”

封德彝恭敬敬敬地站在御案前,他极善于揣摩李渊的心思,他最擅长之事,便是揣摩帝王之心.

以前是讨好杨广,现在则是讨好李渊,因此他来唐朝的时间并不长,便成了李渊的心腹,李渊对他的信任,甚至超过了裴寂。

封德彝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两面派,一方面他想给自己留条后路,因此暗中了投降杨元庆,在一些关键事情上他会帮助隋朝。

而另一方面,他又要表现出对唐朝的忠心,所以他对杨元庆也不肯尽心,在两边左右摇摆,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后来杨恭仁出任张掖太守,政绩卓著,又调入朝任户部侍郎,杨玄感造反时,杨广调了四路大军剿灭杨玄感,第一路宇文述,第二路屈突通,第三路来护儿,第四路便是杨恭仁,他带兵有方。

从前他在隋军攻伐吐谷浑时也是胜多败少,被誉为儒将,在大隋极为有名。

杨恭仁见张亮对自己恭敬有加,不由捋须一笑,“不浪费时间了,我们进长安吧……武德殿御书房内,李渊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地听着封德彝的禀报,他只关心两件事情,一是隋使到来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国事。

但另一方面,他又想知道杨恭仁对杨师道的态度,这却是一种难以言述的心思。

尽管李渊和杨恭仁从前的私交极好,可以说无话不谈,但那是同为大臣,双方地位平等时的交往,而现在角色变了,李渊变成了君主,心态自然也发生了变化。

封德彝很清楚李渊对杨恭仁的猜忌,他投李渊所好,按照李渊的想法去描述杨氏兄弟见面的情形。

“陛下,看得出他们两人见面时很激动,但双方又似乎顾及什么,所以表现得很平淡,不过从一些细节上臣就看出来,他们肯定会私下见面。”

“什么细节?”

李渊坐直了身子,目光紧紧注视着封德彝,“快说!是什么细节?”

封德彝想了想道:“应该是在进城门时,他们在前面,臣在后面,只听杨师道在问,长安有多少灾民?这时候他们正好出了城门洞,他们在明处,臣在暗处,臣清清楚楚看见杨恭仁向杨师道使了一个眼色,杨师道便不再问了。”

他也照顾过去的交情,重用杨恭仁,甚至任命他为礼部尚书,但另一方面李渊对杨恭仁也有一丝顾忌,始终不肯让他入相,而且李渊明知杨恭仁带兵有方,文武全才,却坚决不肯给他带兵。

说到底,就是因为杨恭仁之弟杨师道在隋朝为相国,而且还有一个妹妹是杨元庆侧妃,想到这两个人,李渊心中就仿佛被刺了一下。

表面上李渊是很宽容,他也尽量表现出了他的帝王心胸,似乎很宽容大量。

但实际上,李渊却是一个眼睛里揉不得半点砂子之人,心胸极为狭窄,总会在不经意之时,流露出他内心阴暗的一面,比如这次,他让杨恭仁却接待杨师道。

“他们是什么表现?”李渊冷冷淡淡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