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八零年代女首富 >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186节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186节(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毕竟80年代的人主流还是艰苦朴素,残次品价格低,大家很乐意买的。

何谓立刻调转车头,直接往展销会所在的大市场去。

等靠近门口,能看清人了,周秋萍再凝神细瞧,就猜了个七七八八。

嗐,换成她,她也不愿意在这摊子上买东西。

为啥?哪个脑壳不好,花钱看人白眼哦。

去年物价闯关,所有的商品都价格飙涨,人人囤货,市场货源严重不足。军区被服厂作为国家单位,有义务加快生产来满足市场需求,避免通过进一步膨胀。但计划经济下的工厂市场敏锐度不足,也缺乏规避风险的意识,上级说火力全开,他们就加班加点拼命生产。

这一超负荷工作,残次品的产生概率就会相应增加。如果是去年夏秋时节,谁会在意这点瑕疵呀?能买到就要偷笑了。

可等到入了冬,情况就不一样了。经过国家的一系列强硬措施,过热的市场跟天气一样迅速冷却下来。等开过春,它不仅没有随着气温一块儿回暖,反而愈发萧条。几乎各家工厂都碰上了东西卖不出去的困境。

这合格的产品都不好卖,何况残次品呢,在仓库里堆成山了。

东西卖不出去就意味着资金压在里面,哪个工厂能受得了现金流断了?

何谓乐了:“姐,你可真够时髦的,新词真多。”

还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他头回听到这种说法。

周秋萍却一本正经:“本来就该这样啊,为人民服务,政府不为老百姓服务那干啥呀?这企业办的好,交的税多,政府才有钱,才能搞规划搞建设。这是互惠互利的好事嘛。现在有这个活动,大家都把东西卖出去,就不愁没钱给工人开工资了。”

何谓摇摇头:“那可未必,卖不出去的也一大堆。”

周秋萍奇怪:“不至于吧?我看了不少呢。”

被服厂也算反应敏锐,在市政府搞这个展销会时,他们积极争取,抢到了一席之地,准备尽可能把东西卖出去。

可惜万事俱备,效果似乎却不咋样。

周秋萍起了好奇心,加上去音像公司也不需要争分夺秒,便索性招呼何谓:“咱们过去看看吧。”

事有反常即为妖。

按道理来说,这么好的销售位置,东西不至于卖不出去。

“我骗你干啥?你看这边,咱们被服厂的,有人买东西吗?”

周秋萍视线转过去,靠近市场门口的位置的确有个摊子。虽然按道理来说这是黄金地段,可摊子面前愣是没几个人。而且人家就问一声,立刻抬脚走了。

因为隔着远,周秋萍也没看清楚细节,只疑惑地问何谓:“是不是东西卖的太贵了?”

何谓摇头:“拖出来卖的都是处理品,怎么可能贵呀?”

军区和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国营大厂一样,是个小社会,闭环的那种。衣食住行都有人专门负责。军区的被服厂以前是专门生产军装军被的,后来改革开放了,搞市场经济了,他们也对外接订单,生产普通衣服被褥之类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