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明嫡长子 > 第264章 父子

第264章 父子(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男儿有泪不轻弹。但王守仁苦守贵州七年,之前他是状元之子、人生得意,经历这番磨难,心中情绪很多,再见到亲生父亲才能不用刻意隐藏。

父子俩这样一见面,王华心里的那些低调、藏拙的官场生存手段全忘了,噙着眼泪只说了四个字,“回来就好。”

之后王守仁就在他的官舍里住了下来。

南京的四月更加温暖怡人,甚至还有些稍稍的一些热意,王华在这里是兵部尚书,名字一样,但与北京的那个兵部尚书王敞相比,那就差得太远了。

不过也不是说他一点权力都没有,南京兵部尚书又称南京守备,负责南直隶地区的军事守备、各卫所武官的考核、任用和裁撤以及管理南直隶地区的官船、官马、驿站等。

简单的说,在南京城也有如北京一样的各方角色。文官代表是南京兵部尚书,宦官代表是南京守备太监,勋臣则是与明代皇室绑为一体的魏国公。

至于说南京六部给人养老的感觉,确实,相对于正儿八经的北京六部,这里多多少少都可以说叫养老。

尤其王华,他本是皇帝亲信,却在浙江巡抚的位置上止步不前,到南京来任兵部尚书。这个位置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能是有房有车、生活无忧,对于他而言,则叫政治生涯不如意。

王鏊听后哈哈大笑,“陛下不给王伯安实职,令老夫慢慢放权,不是为了锻炼他。而是担忧限制他。因为任何一个实职都有职责的边界,有了边界他便不能管。如此想来,仅就王伯安而言,当然是虚职更好。”

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

王伯安到了总督府,挂个参知政事的名头,这名头重与不重大与不大就看总督如何支持。

如果无所谓,那便去哪里都不带他。如果要重用,那也可以相当于总督亲至。

总之,就看王伯安还能不能像在西北那样给王鏊以惊喜。

但王守仁,他那个在贵州坐了7年冷板凳的儿子却借此官复原职,关心这一家的人都知道,这是皇帝故意给的弥补。

这年头的人不敢对皇帝有什么抱怨,王华听说自己儿子回到京师甚至有些心中恐惧,害怕圣宠太高惹人嫉,

退休就退休,这样子退休,不是平白多些麻烦么?

所以他也上疏请求皇帝收回成命,然而奏疏上去,皇帝怎么批示还没收到,倒是先把儿子王守仁给盼了回来。

“不孝子伯安,拜见爹爹!”

“世上还有此人,待我去见他一见!”

“那可能得稍微等上些日子。”

王守仁上月从贵州返回,皇帝派了医学院的大夫去给他调理了身子,免得在贵州待久了落下什么病根,说到底他不是在那地方长大的人,这时候的南方说不定真的瘴气重之类的。

而半月前,王守仁按捺不住对父亲的想念,已经启程去了南京。

反正是皇帝准允,所以叫他多等,还真是很难熬得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