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刀尖之上 > 第168章:接头成功

第168章:接头成功(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有技术,是造船方面的工程师,船厂的待遇必然是不低的,就算不能做到小康,但温饱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一般苏俄老百姓的日子其实还是很不好过的,这跟苏俄大力发展工业以及国内经济政策倾斜的缘故,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的日子都是在贫困线上挣扎。

也就比战乱中的中国好那么一点儿。

“两位是?”女子喝住了狂吠的黑梗,出声询问道。

俄罗斯妇女年纪看上去不大,大概三十出头的样子,从她朴素的装束来看,她应该是个贤惠善良的女人。

“这是克拉斯诺夫的家吗?”

“是啊,你们是……”

“我叫玛莎,这位是我的丈夫斯蒂文·周,克拉斯洛诺夫是我的叔叔,今天上午我们在船长见过,这个地址就是他给我们的。”安娜解释道。

这里到处都是森林,盛产木材,许多百姓也以伐木为生,所生产的木材远销海内外,甚至出口。

在木材不值钱的情况下,老百姓以木材作为原料来建房自然是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木材建造的房子冬暖夏凉,住在里面还很舒服,在钢铁船没出现之前,木材一直都是造船的主要材料。

直到现在,一些小船厂还是以木材来造船,轻便的渔船都是木质的,最多在外面包裹一层铁皮。

周森和安娜抵达的时候,天还没黑,也不清楚克拉斯诺夫有没有从船厂下班回来。

为了证明自己说的真实性,安娜还把克拉斯诺夫手写的地址纸条拿出来递给对方。

女子接过纸条,看了一眼,丈夫的笔迹他还是认识的,眼睛里的警惕之色瞬间消失:“两位快请进,克拉斯诺夫还有一小会就回来。”

“谢谢夫人。”

在没搞清楚对方真实身份之前,称“夫人”是最合适的,万一搞错了,那真是尴尬了。

屋子里的摆设比较简谱,克拉斯诺夫的收入应该说在苏俄普通老百姓中属于中等偏上。

跟马车的车夫交代了一声,让他过三个小时过来接她们回旅店。

没有围墙,就是木制的栅栏,推开门进去,看到一个小男孩儿在院子里玩耍,看上去大概五六岁大。

院子里养了一条狗,看品种是一条俄罗斯黑梗,这种狗聪明,勇敢,还很忠诚,是小孩子的良伴,见到陌生人进来,冲着周森和安娜狂吠起来。

这可把院子里玩耍的小男孩吓了一跳,撒腿就跑向了木屋的方向。

这时候一个身穿俄罗斯传统妇女服饰的女子开门走了出来,小男孩一下子就扑到了她的怀中,一双眼睛从母亲怀里,偷偷的打量着进来的周森和安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