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骨 > 第一四五六章盛情欢迎

第一四五六章盛情欢迎(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根据战事需要,第一军和第三军,编成东北集团军第三军团,由第一军军长韩先至中将出任军团司令,领导根据地军民对日作战。

与抗联各部接防完毕,率先从长白根据地撤出的第二军团两个军,步行至海参崴,于二十九日坐上北上的火车,成为第三批入蒙部队。而这个时候,董金明第六军、金洪默第七军,才刚刚撤出根据地不久,正在向边界线移动。

对于东北集团军规模空前的大搬家行动,远东共和国政府进行了大力配合,不仅在边境线派出了庞大的运输车队,在铁路调度上也颇下了番工夫,确保大军通畅无阻地奔赴蒙古,以后两支部队,就要并肩作战了。

二十六日晨,克里姆林宫做出的决议,传到了远东共和国党政军高层的耳朵里,原本一干将领和官员还为肃反及一系列错误路线的终结欢欣鼓舞,认为远东**取得了胜利,开始考虑如何体面地收场,但二十九日中午苏布中央做出对叛乱分子绝不原谅、坚决予以镇压的决定,让一干秘密协商与莫斯科和平解决争端的军政要员,如坠冰窟。他们都清楚,斯大林这是杀鸡骇猴,通过对远东政府的血腥打压和屠杀,彻底清除异己,巩固其统治。

对于斯大林施展出的种种卑鄙手段,虽然远东共和国高层已经有所预料,但未想到斯大林把事情做得这么绝。

东北集团军第一军团直属机械化师共一百辆坦克、两百辆装甲车、四百辆运兵车,浩浩荡荡地向南方的库伦城开去。

第一军团司令胡继秧中将,坐在由卡车改造的指挥车里,与副司令何毅飞、参谋长唐问、作战处长胡阿耀等将校低声攀谈。

这几日来,东北集团军各部进展顺利。

二十七日,第一军团第四师十旅、十一旅、十二旅,顺利进驻克鲁伦城(今蒙古乔巴山市),从远东红军一个团官兵手里接过了克鲁伦城的防务。

当天夜里,十二旅第三十六团,一路急行军,赶赴克鲁伦南方,蒙古与察哈尔交界处的霍珠城,接替那里驻守的一个营的红军的防务,密切监视察哈尔日军的动向。

自二十六日凌晨炮制所谓的西西伯利亚屠村血案并在《真理报》上披露后,二十七日上午九点,莫斯科方面又悄悄于乌拉尔山一线,派出十五架涂着红旗标志的轰炸机,对乌拉尔一线和中亚地区的城市进行了轰炸,造成上千平民伤亡,随后克里姆林宫宣称,这是远东叛国者对苏维埃欠下的又一笔血债。

二十七日下午三时,莫斯科市政府宣布,在城市的供水系统中现剧毒物质,已经造成六百二十七名莫斯科市民死亡,莫斯科市政府对远东共和国针对苏维埃民众的无耻投毒行为,表示出离地愤怒,号召全体苏维埃人民认清叛国者的真实嘴脸,给予其最严厉的惩罚。

二十八日上课时间,一名自称是受远东政府指派的鞑靼人,混进了莫斯科大学,拿着德制冲锋枪,对教室里的师生疯狂扫射,被迅赶来的内务部工作人员制服,但是这名武装分子,已经造成是十九名学生死亡,二十二名学生重伤。消息传出,举国为之震惊。

随后,莫斯科各所大学的学生,以及上万工人农民,走上街头,抗议远东政府和军队的暴行,不想竟有数人腰间绑满炸弹,冲入游行队伍中自爆,给游行群众带来上千人的伤亡。

在这种情况下,远东共和国政府一下子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对象,在二十九日上午,爆了席卷整个苏联欧洲和中亚地区的示威游行活动,一时间,远东共和国的高层,全部成了让人生厌的恐怖分子,而远东红军,则成了带来死亡和破坏的代名词,苏联各地征兵点,挤满了要求参军对远东叛军展开无情报复的热血青年。

休息一夜,第四师留下十二旅旅部及下辖两团,师部及第十旅、十一旅,和西撤的远东红军团一道,沿着库呼台站道,向库伦进。

二十九日,第四师十旅、十一旅进驻白鲁台城,昨日留下一个团驻防后,余部再次启程,向车臣汗城进,预计要到后天才能抵达。

其余进驻蒙古的部队,全部于中苏边境线集中,由于瑷珲城对面就是海兰泡,有铁路与西伯利亚铁路大动脉相连,因此第一军团司令部、直属部队和第四军,成为了批赶赴蒙古的部队。

这次,第一军团留下了第五军三个师和新组建的六支地方游击纵队,保卫大兴安岭根据地,维护蒙古与东北根据地之间的连接畅通,与日军展开针锋相对的作战。

集团军总部机关,带着各直属部队,以及新组建的第九军、第十军,成为了第二批入蒙部队。第一军留在兴安岭与三江平原交汇地区,与驻守牡丹江东岸、松花江南岸地区的第三军一起,确保三江根据地的安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