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要做门阀 > 第九百七十节 上头

第九百七十节 上头(第2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虽然缺乏木材,无法大量建造独木舟,用来支撑浮桥的底座。

但,他们却在蠕蠕与高车部族里,找到了许多这些土著用来渡河的羊皮筏。

这些羊皮筏,吹气之后,可靠性虽然不如独木舟,但胜在实用

然而,身体却已经垮掉了。

连匈奴人最小的弓,也需要用力才能拉开。

至于格斗?

根本就不可能是身强力壮,年轻气盛的汉军精锐对手

哪怕他们是骑马而来,本身有着战马的速度加成,使战力成倍增加。

并在附近构筑了一些简易防线,同时还在河滩之后,派驻了大批应急力量。

然而现在,其主力被奢离带去了上游的河曲丘陵。

留守此地的,除了少量精锐外,便只有老弱病残了。

而为了应急,负责附近防区的匈奴贵族,不得不将这少数的精锐,集中在自己手里,作为机动力量,并将老弱病残,推上前线

就像留在此地的匈奴士兵,普遍都是三十五岁以上,甚至四十岁的老兵。

然而……

还是被登陆的汉军先锋,干净利落的击溃。

而这时,汉军的隧营部队,已经拿着各种材料,泅水而来。

然后,他们迅速的利用带来的材料,在河滩上,构筑起一个坚固的桥墩。

然后便利用绳索以及携带来的材料,开始紧张有序的构筑浮桥。

或许在汉室,这样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可堪大用的年纪。

然而在匈奴,艰苦的草原游牧生活以及沉重的压力,让大部分的牧民都无法活过三十岁。

即使是一般的小贵族,到了三十岁以后,也会被各种疾病压垮,成为被人遗忘与嫌弃的存在。

匈奴人的寿命,只有上层的贵族,才能和中国的中产之家相比

故而,这些老兵们,虽然有着丰富的经验与精湛的作战技能、极高的反应速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