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要做门阀 > 第三百节 天梁

第三百节 天梁(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张安世留给张越的那一批美酒里,也有许多是用芋头酿造。

当世的士大夫们,也鼓励并带头饮用芋头所酿的蒸酒。

盖因为,芋头产量高,占地少,而且不占农田。

芋头酿出来的酒,经过蒸馏后,杂质少,外观好看,除了度数太低几乎没有缺点。

“我若没有记错的,当初卓氏和程郑氏迁徙临邛,就是靠着挖芋头,攒下了第一桶金……”张越在心里想着。

前者,或许能培养出亚洲的橡胶树。

而后者,则有潜力取代番薯与土豆。

特别是后者

讲道理,亚洲的芋头,其实在淀粉含量与产量上都还算比较高了。

对土地和肥力的要求也不多。

此外,还可以尝试将山药、魔芋等植物也进行培养培养。

有着空间的大能,迟早可以培养出一种中国的土豆、地瓜。

不过,想要做到这一点,恐怕需要数十年的功夫。

想到这里,张越就迈步走进天梁宫里。

当年,秦末战乱,蜀郡和关中很多人逃亡西南夷群山,就是靠着芋头挨了过来。

由此,芋头也与汉人结下不解之缘。

譬如说,汉室很多的酒类都是用芋头酿造的。

后来霓虹学走了,就搞出了清酒。

张越就记得,后世考古,从刘贺墓里不止找到了火锅器皿,还挖到了蒸馏芋头酒的器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